以前觉得学习希伯来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读懂上帝的话,能准确明白其中的意思,后来在读诗篇的时候,才发现,学习希伯来语可以让你发现上帝话语的美。就好像很多人读诗篇,最主要的目的是读懂诗篇,明白其中的真理或教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有那么一些些切身体会,尤其是对罪对痛苦有些切实的感受之后,诗篇就会让你感受到美,感受到那种心灵被释放之后的激动,感受到无法用教义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无法用理性语言形容的上帝的美。
诗篇85篇就是这样一首美得不可方物的诗。我读完它只能想到这个词,虽然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但一首诗虽然是文字,却是活的,它不仅仅是一串文字。她有形有体,她充满热情,她是一个喻体,就像野地里的花也是个喻体,最美丽的百合花就等着主耶稣说出它,最美丽的诗就等着圣灵朗读它。
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以“你…”来开头,你喜悦你的地、你带回被掳的雅各、你举起你子民的罪孽、你聚集你所有的愤恨、你带回(回转)你的怒气。这五个排比句,强调了耶和华的作为,而他的作为本身就充满了慈爱和怜悯。雅各之所以被掳,离开所应许的土地,是因为子民们自己的罪孽压在他们身上,这罪孽大大得罪了圣洁的上帝,罪孽一日不除去,愤恨和怒气一日不撤回。雅各就像主耶稣口里的那个浪子,得罪了天得罪了父,他吃的豆荚证明了他被掳之后的悲惨处境,他穿的破衣烂衫再一次证明了他放弃了荣耀选择了卑贱,他的衣服一日不换,他的耻辱就一日不除。如果不是父亲喜悦他,远远看到他就动了慈心,抱住他的颈项亲吻,迎接他,除去他耻辱的破衣服,给他披上最好的袍子,单单他那声对不起,轻如鸿毛,无法与过去一笔勾销,浪子不能主动勾销罪债,就像欠债的人不能自己主动对债主说,我欠你的一笔勾销,除非浪子的父亲喜悦他,愿意以慈爱和怜悯相待,否则浪子无法回家,除非债主主动取消债务,否则负债人不得翻身。除非上帝主动迎接雅各,否则被掳的人不得归回。
诗人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在第四到第七节之间有多次“你与我们”的互动。当你读希伯来语的时候,有7个“我们”结尾的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押韵。在中文版本中,“我们”是插在句子中间的,读起来没有这种感觉。而“你的”这个词其实从第一节就开始了,到第七节这里已经出现10次,所以读起来也是非常朗朗上口,并且留在心间。你的地、你的百姓、你的忿怒、你的怒气、你的恼恨、你的怒气、你的百姓、他们欢喜在于你、你的慈爱、你的救恩。单单就是把这些词反复诵读,就让我们不自觉地被“你与我”之间的关系所震撼!就像那个浪子在父亲面前没法诉说太多自己的事,只能紧紧抓住父亲的手臂,跪在他面前,让他亲自用自己的恩典、赦免、慈爱去打败自己的忿怒、怒气、恼恨,因为父亲喜悦自己的儿子,浪子还是他的子。浪子的所作所为并不能断绝父子关系。
第八节诗人说,我要听耶和华所说的话,因为他对他的百姓说的是“平安”。这一点又是那么符合浪子的心境,他跪在那里等待父亲对他说一句话,说一句恩言,说一句可以救他性命的话。有什么话比平安更好呢?有什么穿戴比救恩和荣耀更华丽呢?父亲给浪子披上最好的袍子戴上戒指,耶和华给他的子民穿上救恩(诗85:9),让荣耀住在子民所生活的地上(85:9),他亲自出来迎接被掳归回的浪子,否则浪子无法进入荣耀里。
而在第十节里,诗人描述了两对恋人,或者是两对父亲与浪子。第一对是慈爱与真理,他们彼此相遇,就像第九节所说的救恩与敬畏他的人相近。本来按着真理,即使是敬畏的人也不过如此,就好像浪子,虽然是儿子,也不过是个浪子,即便后来回转,浪还是浪了,我们不能掩耳盗铃说他没浪,一直是个好儿子。他的浪就意味着要吃猪食,无家可归。但就好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他们无法化解的阻碍在他们的偶遇中被藐视,爱情是个美丽的巨人,在人类的极限上跨了一大步。他们相遇了。公义和平安也是如此,按着公义,雅各就应该被掳,不得归回,永远吃猪食。但如今公义和平安相爱了,他们亲吻着彼此,不能分开,跟第九节荣耀要住在我们中间是类似的意思,住在我们中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形单影只,只剩下公义的怒火,或者没有公义,只剩下暂时的平安,吃着猪食的平安。地上,真理发芽了,公义从天上往下眺望(95:11),他没有高高在上一直待在天上,他下来了,他与我们在一起了,他举起了我们的罪孽,剥去了我们的破败衣服,他要把美善赐给我们(95:12),就像戴在我们手指上的戒指。他还要走在上帝面前,我们要听他的话,我们要跟随他,他走过之后,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的道路(95:13)。
他是公义的王,他是和平的君,他是以马内利,他是我们的荣耀,他是我们的戒指,他是我们的救主,他是生命,他是真理,他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