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长大在上海,也是一名房产观察爱好者。
据说中国已经迈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大家都觉得房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发现大家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谈的往往是国内房产的价格问题,认为高房价抑制了大家的生育需求。在大家一般的观念里,家里孩子多就意味着房子要大,因为要换大房子所以就要更多钱,因为没有钱买大房子所以就干脆就不生了吧。
这种说法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却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忽视了国内房子本身的产品问题。此话何解呢?就这样说吧,作为五个孩子的妈妈,即便不考虑房价,走遍整个上海滩,我感觉也找不到一套合适我们家的房子。
我知道大家肯定会说我说得夸张了,即便你家人多,但上海上亿的房子多得是,这些房子走一走,就没有适合你家的?
但实际上我是有点认真的,大家可以听我盘一盘,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家七口人,我们夫妻加五个孩子。我们倒不需要房子有多大,但是为了让彼此都有空间,我们认为我们至少需要有四间房。
然而在上海,大部分四间房以上的公寓、别墅,都是为“三代同堂”设计的,而不是为我们这样的一对夫妻带若干孩子而设计的。
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些大房型喜欢设计成每个卧室都带一个厕所——这些厕所还多是暗卫。
我不知道房屋设计者是怎么来考虑“打扫”这件事的,或者大家根本也不考虑这件事。仿佛大家都默认,如果家里有四间房,你们就一定有住家阿姨。但实际上我们家从来就没有用过一个住家阿姨——我甚至都没有用过月嫂,也没有请老人来住过。就是因为擦擦弄弄都是自己来的,所以知道说,家里如果每个房间配一个卫生间,那光打扫厕所地板,擦擦马桶灰,都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
再说说上海房子的另一个特征:即便是大房型,这些豪宅的厨房也都居于一隅,厨房的面积和房子的面积完全不成正比。有几个陆家嘴的老牌豪宅楼盘,咱这就不点名了,他们的厨房都是一字型的动线,走廊还特别窄——一个人在里面烧饭没有问题,若几个人帮手那就乱套了。
对于厨房面积不够大这件事,我真的是一直不能理解。因为即便考虑中式烹饪油烟大的问题,也完全可以做成中西厨分离呀——但是上海绝大部分的豪宅,就完全没有大厨房这个概念。
再一次,大家可能就觉得,如果你们家住那么大的房子,烧饭肯定是有阿姨来烧的。问题是,我们家一直是我们自己烧饭啊,我们从来没有叫阿姨来烧过一顿饭。这里我们随便讲一个很生活化的场景:我们不和老人同住,家里就我和我老公,如果我们一个出门,另一个在家烧饭,可厨房是窝在一个角落里还是封闭的,那谁来看孩子呢?
大家如果注意过日式的房子,就会发现,日本的房子虽然也小,厨房更小,但厨房有一排不遮挡视线的操作台,一定是对着客厅的。这几乎是所有日式房子的标准化设计,就是为了妈妈作为主妇烧饭的时候,还可以照顾到年幼的孩子在客厅里看书游玩。
我想,这些设计可能就是我们一整代独生子女的某种后遗症——大家缺乏生活经验,已经完全忘记多子女家庭是怎么生活的了。
作为多子女家庭的妈妈,我对选择适合多子女家庭生活的房子这件事,可谓是颇有一番心得。
讲真,我们在上海的房子在这个方面也确实做到极致了。像儿童卫生间干湿三分离,洗浴台是双台盆,洗衣房做了双洗衣机双烘干机设计——这些很多房子都有,我们也就不展开了。
这里就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我们家门口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更衣室,一边是一整面墙的鞋柜,一边是一整面墙的挂衣区和放包区。——这是很多豪宅也完全没有的设计。
中式的房子产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玄关就小小一排柜子,冬天回来厚衣服门口挂不下,于是进门打击啊就会随手把衣服搭在椅背上,沙发上——这家里还能干净嘛?
还有一点,上海的衣服会发霉啊!冬天穿过的衣服,根本不能放回卧室和干净衣服一起放,不然衣霉霉一片——那出门的西装什么又不是天天洗的,那这些冬天的衣服是不是都需要有个位置挂起来?
还有现在孩子各种培训班多,我们家孩子棒球课一个包,攀岩课一个包,妈妈买菜一个包,上班一个包,爸爸公文包一个包,出门应酬一个包——这么多包,一排小柜子怎么放得下呢?这还更不用说多子女家庭还有经常出门要用的儿童推车、露营垫、儿童自行车——这些都完全没地方放了。
而我们家原来回来的动线,就是进门右转更衣室,换鞋换衣,包一放,空手进屋——房间里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衣服、包包、杂物收拾时间就大大减少了——虽然牺牲了一个小房间作衣帽间,但是我觉得生活品质大大提升,十分值得。
原本我觉得我对房子对孩子友好(英文叫Kids friendly)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了。但直到最近住到米国以后,才感觉咱们的房地产公司真的还有很多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们在的城市生五六个孩子一点不稀奇。甚至随便遇见一个人,家里都是七个九个娃。原来在上海的时候,我们走在路上,随身带了三四个孩子,周围人看我们的眼神,就好像那是多么不得了的一件事。我们上海的多宝家庭有一次在上海动物园聚会,我们坐在草坪上,每家人都三四个孩子。旁边几个家庭看着我们,眼睛都发直了——他们一直在数我们每家人到底有几个孩子。
但在这里,四个,五个,六个,随处可见。路上新生宝宝到处都是,孩子上托班甚至都没有空位,要提前一两年预约排队——这样的场景在上海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了。
我觉得这和他们这里的房子也十分“生育友好”很有关系。我们所在的城市,房子有一些很常规的操作,十分适合多子女家庭生活,正好也可以提笔和大家聊聊。
1、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壁橱
我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壁橱实在是太好用了!
这边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壁橱可以放衣服,这就意味着不单单房间里不需要单放衣柜,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往壁橱里放。而且每个房间都有,找取就十分容易。
实际上不单单是每个房间都有壁橱,这里的厨房、门厅、饭厅都有壁橱。家里一切的杂物都可以放在壁橱的架子里,门一关,里面也不需要很特别放得很整齐。而且这些壁橱的设计也很合理,主卧甚至有自己的单独放被子的壁橱。这样大容量的储物,对我们的劳动力是很大的解放。
2、主卧旁边常常套一个小单间;
有孩子的都知道,新生儿是需要睡父母旁边,但是两三岁的小宝宝自己睡一间房间就能极大解放父母的生活了。然而,两三岁的宝宝晚上还是会哭啊,如果小宝宝房间在父母边上,晚上宝宝哭的时候,父母就不用跑很远。当然,宝宝是也可以和父母一起睡到七八岁,但是这样,孩子晚上睡得早,父母晚上就很难有自己的空间,一起躺床上看个电影什么都成为了不可能——其实是很影响父母的生活质量的。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主卧边上的次卧面积非常小,可能就是3米*2米的大小。我感觉摆一张单人床都很勉强。但是放一个宝宝床,放一个尿布台,放一个喂奶的小沙发,就正正好好——对了,还套了个壁橱。这真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家庭所需要的设计。
并且未来孩子长大以后,这间房间还可以作为家里的小书房,也并不会浪费。
3、有一个适合家庭活动的影音房;
国内的豪宅也有设计影音房,但是那种影音房设计得好像豪华的电影院,并不是我说的这种。在这里,一般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影音房,一般在地下室,孩子往里一丢,就自己顾自己看电影,就可以给父母一个喘息的空间。所以这个房间一般就是铺满地毯的沙发上,正对一台电视机,有的在旁边还放个能吃爆米花的炉子。
听起来好像和“客厅”的功能差不多——事实上国内的房子,只要有了孩子,客厅就充当了这个功能,大部分家庭的游戏垫都是放在客厅里的。但实际上,这里说的这种活动室和国内的客厅还是不太一样:
4、有开阔的厨房
就像大家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这里的厨房操作台极长,一般会配个岛台,而且厨房橱柜多到令人发指。
而且这边厨房设计的位置,要么就是在开阔处,要么就是在房子中间。我很喜欢这样的设计,因为父母做饭的时候,孩子也可以坐在吧台椅子上和父母聊天。厨房是融入生活的。
我们家孩子过来以后,对烧饭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觉得这样蛮好,对父母做饭耳濡目染的孩子,将来也不会双手一摊说:“不好意思,我就是不会做饭。”——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虽然我们可能以后没钱给儿子准备婚房,但是说不定我家儿子很会做饭,也能在婚恋市场上加分呢?
5、双主卧设计
国内的房子大多是“单主卧”设计。主卧设计得豪华得不得了,其他客房最多配个厕所就得了。但是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双主卧设计十分重要。我们虽然不和父母同住,父母也都住上海,但父母要享受天伦之乐,一年也总要过来住几天。
我们在上海的房子也是双主卧设计,给父母留的卧室除了厕所浴室,还有最好的阳台和风景。在动线上,给父母留的“次主卧”更靠近门口,给父母更多方便。去年有一次我妈妈生病住院,我爸爸和我们住了一段时间,他早上起来就去他自己卧室的阳台上抽根烟,独处一会儿也不影响孩子——我喜欢家人间这样精妙的距离感。
到了这里以后,发现这种设计竟然和这里设计师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这里的卧室也是双主卧设计,而且“次主卧”竟然也配了个阳台。但是这里的房子面积更大一些,次主卧除了阳台、卫浴、壁橱,还有自己独立的衣帽间。次主卧的浴缸也和主卧一样规格做了按摩浴缸——再吐槽一次,上海的豪宅,次主卧配浴缸的,就从来没见到过和主卧同样规格的——房地产商对尽孝这个问题的理解,感觉也不够深刻。
6、给孩子的空间设计
家里孩子多了以后,“空间”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如果房子空间感不够,一家人就挤在客厅里,几个孩子哒哒哒一讲话,我就开始脑壳疼。青春期的孩子偶尔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除了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也需要有舒服的空间可以独处。
这种空间不一定要很大,但一定要很舒服。这种空间可以是钢琴边的小椅子,也可以是书架下的小垫子,或者就是飘窗上的小茶几边,呆呆看看外面的风景。这种小空间并不难,可能需要一面小窗,也可能是上面设计一盏好看的灯,也可能是一张设计独特的椅子,或者是像我们上海家里还做了个小茶水间——当然所有的地方都要有必要的插座。
但国内很多房子,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只考虑“功能性”,而不考虑这种“舒适性”。准确地说,大家好像都不考虑这种小空间——以至于在国内很多孩子,就在家里“呆不住”,我觉得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因为家里没有舒服安静的空间引起的。
7、给孩子使用的细节设计
这里有一些细节,让人很感动。比如给孩子用的浴缸,特别低矮,孩子进出浴缸几乎都不需要大人帮忙——这点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很重要啊!
还有,这里默认次卧就是给孩子睡的,次卧的面积都不大,也不带厕所——这很科学,因为小孩子其实要蛮大以后才会自己打扫厕所。
反之,为次卧配套的卫生间,还需要考虑多子女家庭的需要,比如洗漱台很长,可以让两个孩子同时洗漱,有必要的空间来放孩子的换洗衣物、洗浴毛巾等等。
杨先生看完以后和我说,因为我们在上海看到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沿用了20、30年前为独生子女家庭设计的思路,所以不符合现在多子女家庭的需要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倒不能过多怪罪开发商。
但就把以上想法和见闻记下,希望抛砖引玉,给更多开发商一些启发。随着三胎家庭增多,希望国内的开发商也能够多打造一些更适合多子女家庭生活的,具有差异化的创新房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