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使徒彼得》
画家:鲁斯本
【经文】
(路加福音5:1/11)
5:1 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神的道。 5:2 他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 5:3 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 5:4 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5:5 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 5:6 他们下了网,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 5:7 便招呼那只船上的同伴来帮助。他们就来把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5:8 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5:9 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惊讶这一网所打的鱼。 5:10 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也是这样。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 5:11 他们把两只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
这段经文的内容简单明了,并没有复杂的故事线,但却提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神对人的呼召,以及人对神的呼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回应。
【背景】
5章1节提到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这里提到的革尼撒勒湖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加利利海。加利利海在圣经中被记载共有四个名字,除了革尼撒勒湖外,还有提比哩亚海和基尼烈湖。
加利利海有三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第一,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活水湖,是以色列最大的饮用水源,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水源;第二,加利利海低于海平面213米,最大深度48米,周长53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第三,加利利海可以说是世界上经历神迹最多的海,耶稣曾在加利利海的水面上行走;耶稣曾用一句话平静下来加利利海的怒涛;耶稣也曾在加利利海边的旷野用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了饥饿的听道者。
在路加福音5:1-11节中记载的事件虽然不及其他行在加利利或海上或边的神迹奇事那样令人诧异,但这段经文中所记载的内容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乎了神的呼召、以及人对呼召的回应,这是一个服事者需要好好思想的重要课题。
一:主在船上教训众人
圣经记载当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都拥挤他。众人为什么争先恐后的靠近耶稣,他到底有什么地方如此吸引人,甚至为了接近他而彼此拥挤?他是一个普普通通木匠的儿子,他出自一个卑微的小城拿撒勒,他没有佳形美容使人可羡慕。他凭什么吸引人到他面前来?圣经接下来给出了答案——“要听神的道”。耶稣有神的道,他能满足人内心的需要,这正是他吸引人的地方。圣经多次记载,耶稣的讲道常常引起人们的稀奇,因为他的话语里有权柄和能力,不像当时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人们好奇他的权柄和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出自犹太族中有名望的教师,人们理应早已认得他。但耶稣却好像师出无门,却又超过一切有名望的拉比,给人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我想,这也应该是教会今天吸引人的地方。
因为聚集听道的人多,所以耶稣为了避免拥挤,让人们都能听见、看见,所以想要使用湾在湖边的船,和众人隔开,在船上教训众人。当时有两只船湾在湖边,一只是西门彼得的,另外一只船的主人离开船洗网去了。洗网表示他们刚刚结束捕鱼活动,因为捕鱼结束后渔夫会把网上的水草、水藻清理干净,避免渔网腐烂破损。洗完网后还会补网、晒网,方便下一次的出海捕鱼。
于是耶稣就请彼得把船撑开,稍微离岸,以船为讲台,教训众人。
二:吩咐彼得下网打鱼
主耶稣在教导结束之后,把焦点和注意力放在了彼得身上。他给了彼得一个吩咐——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耶稣的这个吩咐在外人来看或许还情有可原,但从彼得作为一个渔夫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是非常不合适的。首先,耶稣是一位拉比,同时也是一位木匠,无论从这两个身份中的哪个来看,对于打鱼来说都是外行,耶稣很可能都没有捕过鱼。耶稣让彼得下网打鱼,依人来看,就是木匠指挥渔夫打鱼,是外行指导内行。我们知道,打鱼是一项非常依仗经验的活动,有没有打鱼的经验对于能不能收获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没有钓鱼的爱好。目前为止,唯一一次钓鱼的经验,是六年前陪发小去河边钓过一次。而且鱼竿、鱼钩、鱼食都是朋友准备的。从外面的装备来看,我和朋友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鱼竿、一样的鱼食、一样的位置,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我们两个人的收获却完全不同。他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的把鱼钓上来,我却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收获。直到临走的时候才钓上来一条很小的鱼。而且还不能算是钓上来的,是收杆的时候勾住了小鱼的身子勾上来的。
为什么我们两个人之间有这么大的差距?因为他有钓鱼的经验,而我没有。可见打鱼是一项需要有经验的工作,需要对鱼的习性、水域的地形都有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才可能做的很好。
另外,耶稣让彼得下网的时间也不合适,因为最适合打鱼的时间其实是在晚上。晚上水面的光照弱,温度低,鱼儿会从深水区域游到浅水区觅食;而到了白天,水面光照变强,温度升高,鱼儿会游回深水区休息。加上加利利海最深处48米的深度,和166平方公里的广度,这个时间下网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候。
油画:《加利利海的渔夫》
三:西门彼得勉强顺服
面对主耶稣的吩咐,西门彼得是如何回应的呢?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彼得说,老师啊,我们打了一夜的鱼,什么都没有打上来,真是挺辛苦的。不过你既然说了,我们就听从你的话,下网打鱼。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彼得对主耶稣的回应是充满信心还是有些勉强呢?
彼得有没有信心,其实挺受我们阅读语气影响的。如果我们在读这段经文的时候充满信心,就能读出来彼得虽然身心疲惫,却仍坚定信从;如果我们以作难的口吻来读,就会读出来彼得拖累着疲惫的身体和失望的心情之中极为的不情愿。
其实从原文、包括英文版本的圣经,我们更能看出当时彼得的心态变化。当主耶稣吩咐彼得下网时用的是“ let down your nets ”。主耶稣所指的网是复数的,也就是说主耶稣对彼得的吩咐是不止下一张网,因为主要让他捕获很多的鱼。而彼得回应主时,用的则是“ I will let down the net”。彼得所下的只是一张网,并不是主耶稣所要的不止一张网,从中可以看出彼得内心中的作难。
彼得对主的顺服是勉强顺服。那什么是勉强顺服呢?勉强的顺服就是不报任何期待的顺服,只是去做,内心却对所作的没有任何期待。因为彼得作为一个渔夫,他太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网打鱼了,此时他最期待的,或许就是把这一张网撒下去,拉上来,对船上的耶稣说,夫子,现在不是打鱼的时候,我们回去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局,那耶稣也真就只是一位普通的犹太拉比了,显然他不是。
于是当彼得虽然勉强顺服主,下网打鱼的时候,他竟仅仅用了一网就圈住了许多的鱼,鱼多到一个地步,网险些要撑坏了,于是彼得招呼另一只船上的伙伴帮忙,鱼装满了两只船,甚至船都快要沉下去了。
就在这时候,彼得看到这发生的一切,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举动:他俯伏下来,跪在耶稣膝前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这个举动太令人意外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彼得,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渔夫,经历这一切,你会对主说什么?我想我会拉着主说,主啊,千万别走,以后每次下海打鱼希望你都能跟我一起来。终于不用再整夜劳力了,也不用整夜劳力之后还一无所获了。
但彼得没有这样说,彼得没有 挽留耶稣,反而对他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他为什么请求主离开?因为他通过这一次的经历,对主耶稣有了真正的了解,通过他对主前后称呼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他原来称呼耶稣为“夫子”,夫子是老师的意思,这个称呼没有神圣性;但后来他称呼耶稣为“主啊”,他知道耶稣是从神那里来的,这个称呼具有神圣性。彼得作为一个渔夫,他知道这一网鱼绝对不是巧合——在广阔的加利利海,随手抛下去的网能打上来两船鱼,这不是巧合,而是神迹。
于是请求耶稣离开,因为自己不配与祂交往,同时他也惧怕圣洁公义的审判。
当人看到上帝的荣耀之后,很自然的会看到自己的不配。就像以赛亚在蒙召之处,在异象中眼见大君王,于是感慨,我有祸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像列王记上的妇人对以利亚说:“神人哪,我与你何干?你竟到我这里来,使 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儿子死呢?”
当我们跟随主、服侍主,有没有像彼得一样看到我们的不配?当我们讲到路加福音中浪子的比喻时,我们看到:当小儿子对父亲说把我当得的给我,他就开始流浪;当小儿子对父亲说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他便开始回家。
有一个故事常常给我很多的鼓励——李秀全牧师在一次退休会后,去到一个偏远的、人数不多的教会服侍。当地的同工对李牧师说:李牧师啊,您到我们这边来服侍,真是大材小用了。弟兄的意思是说,李牧师受过这么好的装备,有那么深的学问和大的影响力,在我们这么小的教会服侍我们,有些屈才了。但李牧师却对他说,我可不是什么大材小用,我在主的手中实在是小材大用了,都是神格外的恩典和抬举。
过了一会,李牧师想起来问一下弟兄在主手中是什么用,是小材大用还是大材小用。没想到弟兄却说,我啊,我不是大材小用,也不是小材大用,我在主的手中是废物利用。李秀全牧师听后,感慨这个回答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回答。确实如此,我们原来都是与主为敌、贪行种种污秽的,现在却能服侍这位尊贵荣耀的神,实在是不配。
四:应许彼得得人如鱼
但耶稣却安慰彼得说,不要怕。不要怕是耶稣常常对人说的话,因为他来不是要定人的罪,乃是要赦免人的罪,给人带来安慰。我们知道,彼得在这里的蒙召其实是主耶稣对他的第二次呼召(约翰福音第一章和约翰福音第21章分别是第一次和第三次;马太、马可、路加的记载为第二次),彼得第一次到主面前来,是经由他的弟弟安德烈引荐,但并没有跟随到底,或许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看见过耶稣彰显他基督的权柄和能力;又或许是因为彼得已经有了家庭,身上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和压力。
可是我们从彼得的身上看到,当一个被主呼召的人离开主的旨意去生活的时候,他是很苦的。昼夜劳力,却无所获。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有蒙召的人离开了呼召。同蒙天召的弟兄、姐妹,如果我们身上有上帝清楚的呼召,希望我们都可以靠主勇敢,不要惧怕。
主不单安慰彼得不要怕,更应许彼得做得人的渔夫得人如鱼。之前的彼得是得鱼的渔夫,得鱼的鱼夫是把鱼聚在一起,捕鱼、杀鱼、吃鱼、卖鱼;但得人的渔夫确实把人聚在一起,将人领到主的面前,叫人得生命,得更丰盛的生命。得鱼的渔夫很常见,但得人的渔夫却很罕见。
得鱼的渔夫所产生的价值随着他离开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得人的渔夫所产生的价值却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随着他,成为永远的基业。主赋予了他呼召的人更重的价值。
五:彼得撇下所有跟从
当主如此呼召彼得,彼得便撇下所有的,专心跟从主。为什么彼得可以如此轻松的将这一切都撇下?因为他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看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于是他便像天国比喻中,在土地中发现了隐藏财宝的人,欢欢喜喜变卖了所有的,去追求那更有价值的。
呼召是来自上帝的呼唤。他呼唤我们并且托付我们使命。在信息的最后我们回到信息的开头,思想我们该如何回应上帝对我们的呼召?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任何增进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喜乐的东西,就把它归功于神向你我所施的怜悯吧!”
——约翰·本仁(John Bunyan)
回应诗歌:《荣耀的呼召》
公众号:「小高随手记」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