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浪子回头》
画家:蓬佩奥·巴托尼(Pompeo Batoni,1708-1787)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
“当永恒的道成为人身,神的启示明显地在耶稣基督的行动与言语中彰显出来,然而他的行动必须借着言语来诠释,在耶稣基督大部分的讲论中,他选择了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因此了解这种文体的特色极为重要。”
——麦高根 (J. Robertson MoQuilkin)
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系列——《主耶稣所作的比喻》,比喻是我们主耶稣常用的讲道方式,其实,当时的法利赛人和拉比就有使用比喻的传统,但和耶稣不同,他们使用比喻是为了解释或说明旧约圣经中摩西律法的意义。而耶稣用比喻并不只是为了说明上帝先前透过摩西和旧约先知所启示的真理。祂的比喻也是在传达新的启示,是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启示,这一点是耶稣和法利赛人在使用比喻上的重要差异。
另外,新约圣经中故事性质的比喻只出现在福音书中,福音书充满了很多故事性质的比喻,但在新约圣经其余的部分却没有此类故事性质的比喻(有比喻,但不是故事性质的,例:保罗将信徒之间的关系比作“肢体”)。
在开始解释一个个具体的比喻之前,我们先来从三个方面了解一下比喻,分别是比喻的定义、主耶稣使用比喻的目的以及解释比喻的原则。
一:比喻的定义
当我们把“比喻”这个词拆开来看,会发现它是从希腊文“para-bola”(音同“帕若保拉”)来的。“para”是它的前缀,以“para”为前缀的单词还有“律师助理”、“降落伞”等等,它们都是以“para”开头的。“para”的意思是“与某个东西搭配、并行”,就像律师助理与律师搭配并行、降落伞与飞行员搭配并行。
而“para-bola”的字根“bola”则是表示“丢”或者“投掷”。
所以“para-bola”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把某物和某物放在一起投出去”,就像在主耶稣教导真理时,为了把教导的意思讲解清楚,祂就会用故事来搭配祂的教导,借此说明祂要表达的真理。
二:使用比喻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试着用比喻来简化或澄清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让人们更容易听懂我们要讲的内容,因为比喻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去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用理论家乔纳森·卡勒的话说,就是: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比如,之前看作家冯唐用铜壶煮茶,在讲到用铜壶煮茶和平时我们用开水冲茶的不同时,他用了很简单的一个比喻,他说用铜壶煮茶和和开水冲茶的区别,就像泡方便面和煮方便面的区别一样。简简单单一个比喻,一下就能让没用过铜壶煮茶的人领会到区别。
耶稣在使用比喻时也有这样的目的,通过比喻使人对祂的教导有更深的领受(所以传道人不要反感通过故事、见证、新闻等方式来充实讲道,帮助听众理解讲道内容。)
但耶稣使用比喻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在马可福音4:1/12,耶稣讲完了著名的“撒种的比喻”之后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耶稣为什么这么说?很明显祂的意思不是在说:你的耳朵能不能听见声音。祂的意思是:你能不能真正听见、明白并且接受这些真理,而不只是听见祂说话的声音。耶稣知道当时在场听祂教导的人当中,有些人并没有真的在听,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和接受耶稣 所讲的道。而只有当一个人顺服他所听见的,才是真听见。
在主耶稣说完:“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之后,有意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门徒私下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有耳可听的人,耶稣使用的比喻能够帮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祂的教导;至于那些没有耳可听的人,比喻则就变成了一种隐藏的手段了。也就是说,耶稣用比喻的目的不单是要让听众能够听懂,同时也是要让部分听众听不懂。
在以赛亚书第六章也有相同的记载,当年轻的以赛亚蒙召时,他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侍立的撒拉弗呼喊着三圣颂: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以赛亚无法承受上帝的圣洁,于是恐惧战兢、痛苦的感慨道:祸哉,我灭亡了。但撒拉弗却用祭坛上的火炭洁净了以赛亚的口,于是得洁净的以赛亚在面对上帝的呼召时,回应道: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紧接着上帝将使命托付给以赛亚:“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这是上帝对悖逆选民的任凭,对以色列人的审判。他们既然不想听上帝的话,那就任凭他们厌恶上帝的话,使他们可以听见却不能听懂;他们既然不想要寻求上帝,那就任凭他们不晓得上帝的心意,使他们的心蒙上脂油。
接到命令的以赛亚痛苦的问:“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因为以赛亚蒙召就是对一群不想听道的人传道,这或许对一位传道人来说是极大的痛苦。上帝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
审判是因不悔改带来的,而不悔改则是因为不愿相信上帝的话,以免自己回转过来就要离弃自己喜爱的恶行,所以这些人就被上帝任凭。
所以主耶稣使用比喻,也是要藉比喻掩盖部分祂所要表达的意思。
总结(耶稣使用比喻的两个目的):
- 对那些有耳可听的人来说,比喻能使他们对耶稣的教导有更深的理解。
- 对那些没有可听之耳的人来说,比喻则是隐藏和掩盖天国奥秘的工具。
三、解释比喻的原则
1、每个比喻一般只强调一个中心真理
比喻中的细节只具有衬托的作用,使中心真理更突出或更容易被理解。因此比喻必须遵照整段经文的中心与设计来解释,不能单独处理。例如约15:1-8节有关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整个比喻的重心在讲明怎样可以结果子更多,就是常常住在主里面。所谓常住在主里面的意思,就是常常和主联合,常按上帝的旨意而行,这样就可以结果子更多了。若把第2节说的“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解释为,不结果子的信徒要灭亡,是误解了整个比喻的重点,是把比喻的细节取代了比喻的中心地位。再如太25:1-13节有关十个童女的比喻——耶稣自己已经把比喻的重点说明,在第13节,“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细节如灯、油、童女等不是代表特别的东西。比喻是把真理盛装于器皿中,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提到一些枝节的事,以装饰比喻的背景。但这些装饰没有特别的意义。解释比喻教训的危险是,把装饰用的枝节解释成带有特别的含义。
2、留意比喻的上下文
我们一再强调的释经原理就是“上文下理”,不论是什么文体解经,第一要紧的就是看它的上下文,解释比喻也不例外。留意上下文目的有二:其一,耶稣在什么情况下讲了这个比喻?例如太18:23-34节主人免去仆人巨债,而仆人却不肯免去同伴10两银子的比喻,就是在彼得询问耶稣饶恕弟兄7次是否可以的背景下讲的。彼得自认为7次已经足够宽宏大量了,但耶稣的教导是绝对的饶恕,不在乎次数。再如路5:36-39 节和可2:21-28 节有关新布及新皮袋的比喻——这个比喻的上文是耶稣在治瘫痪病人之前,竟然说他有赦罪的权柄;耶稣呼召利未后,又和罪人税吏同坐以及耶稣的门徒没有按律法禁食。比喻的下文是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按律法行事。法利赛人和文士站在传统的立场看待耶稣,指责他的不是。耶稣才用这新旧难合的比喻说明他带来的不是建立在旧有的犹太教的基础上,也不是在旧有的传统文化上改头换面。他所带来的,乃是全新秩序。
又如路加福音十五章的三重比喻,即:失羊的比喻、失银的比喻、浪子的比喻。这比喻的上文是路15:1-2节,“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这比喻的下文是说到耶稣和罪人、税吏一同吃喝是合理的。因此牧人、女人、父亲都代表爱、赦免、在基督里的救赎。失去的羊、失去的银子都代表围绕在主四围的税吏和罪人。而且此三项比喻的百分比越来越大1%,10%,50%,表明主极力盼望着罪人的悔改。其二,这个比喻有没有被解释?在“比喻的特点”中提到耶稣有时会解释比喻,其实作者有时候,也会直接指出比喻中心主题,例如路18:1、14。
3、找出比喻的听众是谁,并了解他们的生命光景
比喻是为了让人听,耶稣所讲的比喻具有针对性,不是以比喻消遣。比喻是要将听众与传讲者的信息“连结”起来,使他们对比喻的中心思想做出回应。在实际的历史状况中,耶稣是在与三种人对话时用到比喻:群众、文士与法利赛人,和门徒。这三个听众群体较集中的地方就是在路加福音15章—16章的系列比喻。前三个比喻(失羊的比喻、失银的比喻、浪子的比喻)是强调父神对罪人的赦免与接纳,其中“浪子的比喻”中大儿子暗指法利赛人,他们厌恶税吏和罪人,就好像大儿子厌恶自己的弟弟,但这是天上的父神所不喜悦的。
所以,这几个比喻也是针对法利赛人所讲,希望他们也能接纳他们所谓的“罪人”。第四个“不义管家”的比喻主要是针对门徒所讲,教导门徒要忠心,并且要学习不义的管家,会为将来的事打算(属天的、将来的奖赏)。同时,这个比喻也是给法利赛人听的。第五个“财主与拉撒路”的比喻,主要针对法利赛人,因为16:14节特别指出法利赛人素来贪爱钱财。耶稣借这个比喻指出,钱财并不能救他们,如果他们没有爱与怜悯,钱再多也要灭亡。最后我们要注意,这两章中的五个比喻,其实都是跟钱财有关的。这除了因为听众是有贪爱钱财的法利赛人,还有就是税吏,因为税吏的工作就是直接跟钱财打交道的。
4、留意比喻中的主要角色
有些比喻中的角色有其所比喻的实体,但有些角色没有,他们只起到衬托,以使比喻要表达的主题更完整。如路10:25-37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这里的主要角色就是两个:首先是主角撒玛利亚人,其次是配角落在强盗手中的伤者,其他的如强盗、祭司、利未人、店主都只是陪衬。
5、不能把教义建立在比喻上
沙莱曼(M. L. Scharlemann)宣称“比喻不能用来发展神学论述”,斯诺德格拉斯评论这个论点“不是很必要,限制了比喻的重要性”,这个评论提醒我们比喻很可能是建立神学观点的动力,但比喻的教导必须与非比喻的资料一致。崔伦奇(Richard Chenevix Trench)非常恰当而又形象地提出,比喻不是教义的第一手资料和首席位置,是教义外在装饰的边缘而不是主要结构。
通过一个比喻建立教义是非常危险的,但比喻可以突显和说明教义,让比喻的听众更好的理解教义,当然,比喻所说明的教义必须与经文的上文下理及主旨不相违背。
总之,比喻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圣经教义,但教义应该建立在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上。如果圣经本身对比喻故事进行了解释,那么该解释就与任何其他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一样,可以合理地用于构建教义。但总体来说,修辞性的经文并非建立神学教义的最佳根据。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任何增进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喜乐的东西,就把它归功于神向你我所施的怜悯吧!”
——约翰·本仁(John Bunyan)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