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马太福音5:13/16 和合本)
马太福音五到七章所记载的,是主耶稣传道初期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讲论。因为讲论的地点是在山上,所以,传统上为这些教训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称——“登山宝训”。从内容上看,登山宝训包含了许多独立话题的重要教导。有论福、论基督徒的见证、论律法、论发怒、论奸淫、论离婚、论起誓、论报复、论爱仇敌、论施舍、论祷告、论禁食、论积财在天、论忧虑、论论断、论进窄门、论两种果树、论两等根基等等。这些教导涵盖了基督徒信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一部基督徒行为守则,因此登山宝训也被称为“天国子民的宪章”(可见其重要性。)
在登山宝训的开篇,主耶稣将“论福”放在了所有教训之首。当我们通读八福,不难发现,第一福及第八福的赏赐是一样的——“天国是他们的”(3,10节)。这种首尾相同的赏赐,好像一个括号,将其余的“福”分都包含在“天国是他们的”这个应许之中。“天国是他们的”可以理解为:在天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使人和睦和为义受逼迫”的品格,才能承受相应的福气。因此,天国八福所强调的不是福气,而是天国子民的品格。这品格这不关乎我们与生俱来的个性,而是所有基督徒都应该具备的共性。
在八福之后的教导后,主耶稣以盐和光两例为比喻,来提醒门徒,要持守以上所谈论的天国子民的品格,要付出努力去对身边的环境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并且只有持守了神国子民的品格,我们才能发挥光和盐的作用,我们的生命才有真正的价值。
主耶稣在比喻中所论及的盐和光,都是及其平凡、及其普通的事物,虽然平凡并且普通,但对世上的每一个人来说,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盐和光对人来说不是奢侈品,奢侈品是可有可无的,是生活中昂贵的点缀。盐和光是日用品,是每日的必须,它们远没有奢侈品昂贵,却比奢侈品更有价值。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基督徒应该为世界提供不可或缺的影响,如同世人对盐与光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一样。
一、你们是世上的盐——基督徒生命的内在本质
“你们”指跟随主耶稣的门徒,不仅仅是十二门徒而已,而是所有跟随主的人。发挥盐的功用,是每一个门徒都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是”在强调我们生命的本质,圣经在强调我们在生命的本质上是盐是光,而不是作盐作光。既然是盐是光,那么发挥盐和光的功用就是自然而然,不是勉强的事情。当然,我们也理解传统上“作光作盐”的说法,因为它是在强调我们要发挥盐和光的作用。但我们仍需要注意,圣经是在强调,我们要先注意到自己生命本质的转变,然后我们的生命才能发挥影响力。因为光和盐的功用不是我们立志行善做出来的,而是我们从主那里所领受的新生命本身就具备的特质。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发挥盐和光的功用,对我们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世上”指出我们发挥影响力、带来祝福的范围——是世上,而不只是在家里或教会里。我们作为上帝的儿女,主基督的门徒,不应该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成为离群索居的修道主义者。而是应该既有内室的生活,也有与人的交往,有内外兼修并且内外平衡的信仰生活。
1:盐的作用
“盐”是在强调上帝盼望我们的生命发挥的功用,盐最主要的功用有两个,调味和防腐。
(1)调味——制造和睦的关系
约伯记6:6节就提到“物淡而无盐岂可吃吗?蛋清有什么滋味呢?”的说法。可见从古至今,盐都是重要的调味料,炒菜时放上适量的盐,饭菜就会变得更加可口。需要注意的是,盐放少了饭菜可能会缺少味道,但放多了,同样也难以下咽。因此,圣经教导我们要行义,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行义不要过分。(传7:16)作为光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应当将光照在人前,却不应当将光对准人的眼睛。
在歌罗西书4:6节和马可福音9:50节分别提到:“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这两处经文解释了对我们来说,什么是盐调味的功用。那就是言语柔和,彼此和睦。当我们言语柔和,并且能够在人际关系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时,我们便是在发挥盐的作用。
圣经多次提到我们要追求和睦:
【罗12: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罗14: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林前7:15】……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来12:14】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彼前3:11】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圣经也多次提到上帝恨恶制造纷争的人:
【箴6:16/19】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
【箴6:14/15】心中乖僻,常设恶谋,布散纷争。所以灾难必忽然临到他身,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
在《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六年),楚怀王为迫使魏国臣服,于是派军攻打魏国。魏惠王赠送给楚怀王一名魏国美女,以改善与楚国之间的关系。楚怀王很宠爱这名魏女,但也正是因为楚怀王的宠爱,致使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对魏女产生嫉妒。于是郑袖与魏美人假意交好,与其亲近,不时送上一些衣服玩器,并告知楚怀王的生活习惯。魏女由此对郑袖产生了诸多好感。一天,郑袖告诉魏女,楚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于是魏女见到楚怀王都要掩着鼻子。楚怀王见状向与魏女交好的郑袖询问缘故。郑袖说魏女掩鼻是因为讨厌楚怀王身上的狐臭。于是楚怀王大怒,下令将魏女的鼻子割掉,郑袖于是重新得到楚怀王的宠爱。
李白曾在《惧谗》中给予魏女同情:“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我们作主的门徒,切不可在人与人之间做破坏和睦关系的工作,这不是上帝的儿女应该做的事情。 在八福的讲论中,主耶稣曾教导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英文将使人和睦的人翻译为“peacemakers”——和平缔造者、缔造和平的人。我们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制造者,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纷争的制造者。
(2)防腐——防止罪恶的蔓延
除了调味,盐还有防腐的作用。过去存放食物,没有冰箱,食物容易变质,撒上盐就可以大大延缓食物腐烂的速度,若有伤口被病菌感染,撒上盐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盐防腐的作用表明基督徒承担着对付罪、防止罪恶蔓延的责任。启示录第2章3章记载了主耶稣写给七个教会的信,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主耶稣虽然责备了他们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但也夸赞了他们“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因为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也是主所恨恶的。以弗所的圣徒因为依照上帝的意思去恨,得到了主的认可和褒奖。这是一个基督徒感情圣化的表现——依照着主的意思去爱,也依照着主的意思去恨。
主耶稣曾教导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有好名声、被人认可是好的,甚至是必要的。但被所有的人都说好,主耶稣说这样的人有祸了。因为“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证明他们致力于讨人的喜欢,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听扎心的真话,只爱听贴心的假话的。因此,说真话的先知很难受到欢迎,而迎合世界、粉饰太平的假先知却能赢得喝采(耶5:31)。
而我们蒙召是要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们就不是真理的仆人了。正像约翰▪胡司所言:“我宁愿以真理伤害他们,也不愿以谎言杀死他们。”
我们要勇敢的、智慧的去对付罪的问题 ,站出来像盐一样防止罪恶蔓延。
《左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花花公子叫齐庄公,还有个美女叫棠姜。齐庄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和她暗通款曲。可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崔杼(zhù)察觉。那天他趁齐庄公与棠姜幽会时,安排武士将其乱刀砍死。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对前来记载的史官说:“你就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从他,在竹简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意为: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杼很生气,拔剑杀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当时惯例由其弟继承职位。
崔杼对新的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最小的弟弟。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史官……
故事还有个结尾:那个史官保住性命,捡起竹简走了出来,遇上一位南史氏(就是南方记载历史的人)。年轻的史官惊讶地问:“你怎么来啦?”南史氏说:“我听说你兄弟几个都被杀死,担心历史被篡改,所以拿着竹简赶来记录。”
这个故事的结尾非常震撼,前面的史官因坚持真相而死,而南史氏则是为了维护真相甘愿慷慨赴死,这就是前仆后继。作为基督徒,你我为真理有这样的胆量吗?
2:主的提醒——不作失味的盐
接下去主耶稣提醒到:“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这是一段让人有些费解的经文,因为在我们的观点里,盐是不会失味的。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咸味的主要来源。在以前,食用盐都是以盐巴为主,这种食盐只含有单纯的氯化钠,这种化学物质十分稳定,因此,没有保质期,就算放很久咸味都不变。近年来为了给人体补充碘元素,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这种食盐是有保质期的。因为碘会缓慢挥发,所以这里的保质期是指碘挥发的时间。因此,无论是哪种盐,它本身都是不会失去味道的。
而主耶稣之所以提到盐会失味,是因为古时犹太地方和中东各地吃的盐,多是“矿盐”,盐分被附着在石块上。等到盐块的咸味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失去味道时,原先的盐块就只剩下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石头了,它们既不能用于建筑、也不能给农作物施肥,只能被人随手弃置在路上,任人践踏了。当我们失去盐的作用,我们也会如此,在上帝的手中没有价值不被使用,在人的眼中被人轻看。
因你的傲慢,轻看你身边的弟兄,故上帝也必使你被众弟兄轻看;
因你的骄傲,常对自己的优秀高谈论阔,故你的缺点也必被人如此议论;
因你的懦弱,藉着指责他人的勇敢掩饰自己,故你必得不到上帝刚强的帮助;
因你的胆小怕事,从不履行基督的使命,故上帝必收回祂赐你的产业,将你的弟兄从你身边夺去,赐给别人;
因着你的懒惰,常以服侍神的百姓为劳累,故上帝必会挪开你在服侍中的喜乐,使你不再服侍中享受上帝自己;
因着你看重工作,超过看重敬拜,故上帝使你必得不着安息;
因你依赖金钱,超过依赖上帝,故上帝必使你的财物成为烟云。
根据民数记18:19节的记载,“凡以色列人所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份。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盐约(盐就是不废坏的意思)。”我们看到盐在圣经中有“不废坏”的意思,因为盐本身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所以上帝使用它的这一特性,要求一切的供物都要配盐而献(利2:13),表示上帝不废弃祂与人所立的约。我们是世上的盐,我们内在的品质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我们不只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起到盐的作用,而是在跟随主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像一包盐不会在自已家咸,在别人家就不咸,在周日咸,在平时就不咸,今天咸,明天就不咸,不会的,盐总是稳定的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
主耶稣继续教导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如果说“盐”是天国子民的生命本质,那么“光”就是天国子民的生活见证。
二、你们是世上的光——基督徒生命的外在见证
1:光的作用
(1)驱散黑暗
首先,光有驱散黑暗的功用,当一盏灯被点亮之后,光亮多了黑暗自然就少了。只要一盏灯还亮着,那么就算全世界的黑暗加起来,也不能吞噬它的光芒。在与黑暗的较量中,我们不可为恶所胜,反而要以善胜恶。
【弗5:8/13】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
一位年轻的姊妹在台湾的一所高校教学,有着很好的待遇和生活。她所在的学校在招生简章中承诺家长如果学生报考这所学校,在毕业的时候会领到很多份专业证书,方便学生日后就业。所以学校就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专业证书的考试,但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很差,就是没有能力通过那些考试。于是学校就让老师在学生考试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暗示。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如果学生选错了答案,老师会在旁边用疑问的语气,发出“嗯?”的声音,如果学生还是做错,那么老师会再“嗯?”一次,直到学生作对。
这位姊妹刚开始也不习惯学校的这种做法,但时间长了以后也就慢慢习惯了,直到有一次的经历让她醒悟。在她按照每个老师都会做的,在学生旁边暗示学生答题的时候,坐在她前边的一个她所带的学生团契的女生就哭了,转过头来对她说:老师,这样做是错的。
这位姊妹非常惭愧,因为她在团契中教导学生们要诚实,但自己在这里却弄虚作假,不仅没有驱散黑暗,反而成了黑暗的一部分。后来姊妹看到自己不能改变这样的处境,就离开了那所学校,选择了别的工作。
当人称赞她有好的信仰操守,发挥了盐和光的价值时,她说:‘我不是,我的那位学生才是。’是那位学生勇敢的发出了自己的光,让黑暗少了一点,光明多了一点。
(2)引导方向
【约8:12】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主耶稣是世界的光,他为人类提供了真正的方向。主耶稣呼召门徒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来,跟从我。主耶稣是我们生命的光,他走在前面带领我们,成为我们路上的光,成为我们的方向。
【路1:79】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没有光的地方就被黑暗遮盖,在黑暗的环境中人很容易受到伤害,有光的地方一切事物就都被显露出来。光可以引导人脱离危害,将人引到平安的路上。我们的生命也当这样照在人前,让人看到生命真正的出路、真正的平安在主那里。
2:主的提醒——不作隐藏的光
耶稣接下去提醒说:“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是因为犹大和加利利一带有很多城,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在山上。(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都是山城:诗125:2;王上16:24)房屋成群成簇、紧挨在一起,从远处都清晰可见。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是因为斗(用木头制作的,测量粮食的工具)会遮掩灯的亮光,使灯无法发挥它本来该有的价值和作用,人点灯应该放在灯台上,不要隐藏它的光。
“光”就是我们的好行为,主耶稣用这两个中东地区常见的事例说明,天国子民的好行为如同建造在山上的一座城,如同放在灯台上的一盏灯,显明在世人眼前,是不能隐藏的,因为属天的生命一定会通过好行为彰显出来的。
当我们悔改信主以后,领受了基督的生命,有主在我们心中作主,生命中自然就有了光明。并且耶稣要求我们在领受了光以后还要成为光,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每一个基督徒在每一个世代中都肩负传扬福音、见证基督的使命与责任。
遗憾的是,我们常发现我们的教会好像一个斗,我们在其中发光,我们在其中彼此相爱。但却不能给世界带来影响。而主的门徒必须要显出他们的好行为叫世人看见,叫世人被光照、被影响。它可能会带来逼迫,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将光藏起来。主耶稣在这里强调的是好行为,因为作见证不单包括言语,也包括行为,正如斯泰尔所说的:“好言语若没有好行为就毫无用处。”
而“把荣耀归于你们的天父“是门徒们有好行为的唯一动机,也是我们被用重价赎回来的目的:要叫我们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基督徒应该成为神荣耀的见证,我们要思想我们更多荣耀的是谁?是荣耀神还是荣耀自己呢?如果我们做事情只按着自己的性情去做,只为讨自己的欢喜,那不是归荣耀与神,归荣耀与神的人不贪图自己的荣耀,就像保罗劝勉腓立比教会的肢体时说:……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3-4)
盼望我们是盐不失味,是光不隐藏,也盼望我们在自己脚掌所踏之地,在上帝量给我们的范围里,发挥盐和光的价值和影响力,让光明多一些,让和睦多一些,让黑暗少一些,让罪恶少一些。因为这原本就是我们当尽的本分。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任何增进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喜乐的东西,就把它归功于神向你我所施的怜悯吧!”
——约翰·本仁(John Bunyan)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