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马太福音13:31/33和合本)
马太福音第13章是马太福音五大讲论中的第三个,这一章共记载了7个有关天国的比喻,每个比喻都教导了天国某个方面的特点,主耶稣用这7个比喻向人介绍了天国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走向。前4个比喻是在海边对众人讲的,后3个是在屋内对门徒讲的,前两个比喻主耶稣亲自作出了解释,后五个比喻则没有。
主耶稣首先是在广为人知的①撒种的比喻里,向我们介绍了天国在地上的开始——天国始于人们对主耶稣所传讲的真理(也就是福音)有正确回应的时候,当人用正确的态度去回应耶稣所传讲的真理时,天国便建立在他的心里;其次是在②稗子的比喻里,主耶稣向我们介绍了天国在现今时代的状态——善恶混杂、真假并存,并且这种情形会一直持续到主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然后在③芥菜种的比喻和④面酵的比喻里,主耶稣向我们介绍了天国在地上的发展——天国在地上的开始是微小的,不起眼的,但它最终却会成为一个祝福万民的荣耀的国度;随后在⑤藏宝的比喻和⑥寻珠的比喻中,主耶稣向我们介绍了天国的价值——天国好比贵重的珠宝,极具价值,值得我们为它去变卖所有;最后在⑦撒网的比喻中,主耶稣向我们介绍了天国完全的实现——在世界的末了,万民将要被主分别,受审判,天国的权柄和荣耀完全彰显。
在开始解释“芥菜种和面酵”两个比喻之前,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解释“天国和神国”以及“天国和教会”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观念的厘清,会帮助我们正确的了解主耶稣所作的有关天国的比喻。
天国(The Kingdom of Heaven)和神国(The Kingdom of God)的关系:
查考圣经可以发现,“天国”一词在整本圣经出现过38次,马太福音用了37次,提摩太后书用了1次。可见主要是马太习惯于使用“天国”一词;而“神的国”一词出现了46次,马太福音4次,马可福音11次,路加福音19次,约翰福音2次,使徒行传1次,罗马书1次,哥林多前书4次,加拉太书1次,以弗所书1次,歌罗西书1次,帖撒罗尼迦后书1次。
为什么马太喜欢用“天国”一词呢?
这是因为,在新旧约之间,犹太人因惧怕违背第三条诫命“妄称神的名”,所以渐渐用“天”来代指“神”。例如在浪子回头的比喻中,浪子向父亲的认罪是:‘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他所说的天,不是指物质的天,而是指“神”。因为根据旧约的律法,凡得罪人的,同时也得罪了耶和华。就是主耶稣,他也曾用同样的词句问祭司和民间长老说:‘约翰的洗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这里的“从天上来的”,是指“从神那里来的”。马太福音是写给犹太人的,因此,马太用“天国”来取代了“神的国”。
另外,圣经作者也常常会将这两个词互换,比如太19:23-24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很显然,在马太的观念里“天国”和“神的国”具有相同的含义;
又比如马太和马可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为:【太4: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可1:14/15】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由此可见,这是马太用词的习惯问题,“天国”就是“神的国”。
天国(The Kingdom of Heaven)和教会的关系:
当主耶稣第一次降临,带来了“天国”在地上的实现(太12:28)。那为何却又产生了教会的存在呢,“天国”与“教会”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教会并不完全等同于天国(神国的定义要比教会广阔)因为天国是神动态权能的统治(路17:20/21),而不是静态的统治范围。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当一个人接受主耶稣的救赎与管理,他才有份于神的国,而不只是加入一个有形有体的地方性的教会而已。
另外,教会虽不完全等同于神国,却是神国在地上的见证和彰显,是蒙恩得救者的聚集,也是神拓展祂在地上国度的器皿。被上帝救赎的人聚集在一起从事各样活动,诸如敬拜、关怀、教导、宣教等等。故神国来临而产生教会,教会因为宣教而扩展神国,二者互为因果并循环发展。先是主耶稣降世带来神国的福音,而后人接受福音使教会得以建立。当教会传扬福音则神国得以扩展(这就是使用天国钥匙的意义。参太16:19,23:13;路11:52);当更多人接受耶稣为主,则教会增长,故神国与教会虽不能划上等号,却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
因此,从教会是神国在地上的见证和彰显的角度来看,神国发展的原则,也是教会发展的原则。
接下来我们来看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显然是一对双胞胎式的比喻。双胞胎式或三胞胎式的比喻是主耶稣常用的教导真理的方式。例如:藏宝和寻珠的比喻,稗子麦子和撒网的比喻,以及盖楼的人和打仗的王的比喻,失羊、失钱和浪子的比喻等。这些成对出现的比喻,它们所讨论的内容是相似的,所表达的真理也是一致的。主耶稣经常会用到重复性的教导,因为这是加强要点的好方法。
“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32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芥菜种
一:芥菜种的比喻——论天国规模的发展
在比喻中主耶稣提醒跟随他的众人,也就是那些盼望弥赛亚降临的人——神的国在地上的发展起初就好像一粒细小的芥菜种,在人看来是非常渺小的、卑微的、不起眼的。而不是像传统的犹太人认为的那样轰轰烈烈、场面辉煌、大有荣耀。以色列民绝对想不到上帝的国度竟然会有这样不显眼的开头临到地上,主耶稣对天国的描述一定会让当时的听众感到惊讶和不解。
在巴勒斯坦地区,芥菜种的小是众所周知的(这里的芥菜种,不是我们中国的芥菜种子)。主耶稣形容它是“百种里最小的”,这并不是指它是整个植物界最小的种子,而是指芥菜种是犹太人认知中最小的种子。“……好像一粒芥菜种”是当时的一句惯用语,当犹太人要形容事物很小,就会说“好像一粒芥菜种那么小”。马太福音也曾记载,主耶稣责备门徒缺乏信心时,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17:2 0)。主耶稣在这里提到芥菜种,用以描述信心,虽然不大,但却真实。
神的国在地上正是这样以最卑微的方式开始的: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降生在马槽而非王宫,成长在受人轻看的小城拿撒勒而非圣城耶路撒冷。拿但业在蒙召前曾论耶稣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1:46)主耶稣在世前30年的生活,除出生和12岁在圣殿中的一件事以外,几乎没有记载,在人看来他是木匠所生的木匠。当主耶稣出来传道时,也只呼召和训练了十二个非常普通的门徒(渔夫、税吏、奋锐党),人看他们为没有学问的小民(徒4;13)。主耶稣的传道侍工也常伴随着众人的质疑、抵挡、嘲笑。在祂被卖的那一夜,祂的门徒也纷纷逃走了。甚至到祂复活升天时,也只留下一小撮势孤力弱的门徒和跟随祂的妇女。犹太的长老、祭司长、文士看不起当时跟随的各色人等,这些犹太人领袖否定耶稣是基督,他们看祂所传扬的“天国”都是微不足道的乡民组成,势必一事无成。
但芥菜种虽然小,但却会成长,有一天这被人轻视的芥菜种会长成不容轻视的树。“成了树”是指芥菜种长成后有一棵树的高度。这并不是夸张,因为在巴勒斯坦的芥菜种的确会长得像一棵树那么大。汤姆逊在《圣地与圣书》中写道:“我在肥沃的亚喀尔(Akkar)平原看到这种植物,高逾马匹和骑者。”他说:“藉我的向导的帮助,我把一棵芥菜树连根拔起来,竟达12英尺以上。(12英尺约3.6米)”
长大后的芥菜种比各样的菜蔬都大,不再是被人轻看、被人忽视的,而是不容轻视的,甚至飞鸟都会来宿在其上。我们真实的看到,当主耶稣复活、升天、差下圣灵以后,神的国在地上大有能力的推动和发展,遍布各国和各大洲,跨越沙漠与重洋。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都看到这棵“树”在他们面前长出枝条,而且许多人会像那些小鸟一样,在这些树枝里找到可以避难的地方,神的国在地上已然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这一切都源自很久以前,在耶路撒冷城外,种在土壤里的一粒微乎其微的“芥菜种”。(当然,这颗大树还将继续成长,直至神的国完全的彰显和实现)
一串有意思的数字:1——12——70——120——3000——5000……
这是一串取自圣经的非常有意思的数字,从数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那起初小如芥菜种的天国在大有能力的拓展着。“1”是指主耶稣,祂由父所差来到这个世界,带来了神国的临到;“12”是指12门徒,他们被主呼召、训练,是领人进入神国的核心团队;“70”是指70使徒,他们被两两分组一组,被主打发出去收割“庄稼”(路10:1);“120”是指主耶稣复活升天后,在耶路撒冷聚集祷告等候圣灵降临的人数(徒1:15);“3000”“5000”则是彼得布道后门徒增添的人数(徒2:41、4:4),随后,圣灵引导众使徒在耶路撒冷、撒玛利亚、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腓立比、帖撒罗尼迦、罗马、哥林多、以弗所……在世界各地都建立起来了教会(包括你所在的教会),得救的人数不计其数。藉着圣灵的能力,一个大能的教会竟从那细小的种子生长起来,而且扩展到各国各地,这就是神的国在地上的发展。
对这段经文的解释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有观点认为芥菜种长成树是象征着教会的变质(芥菜本来是菜,后来变成了树);而飞鸟则象征着撒旦(主耶稣曾在撒种的比喻中将飞鸟解释为撒旦)。
虽然这个观点切合了教会出现的一些情况,但却不是主耶稣设此比喻的主要目的。
首先,芥菜种长成树并不是变质,而是它不同的生长阶段,每颗芥菜种都会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其次,圣经中的隐喻需要放到上下文的环境中去理解它的含义,例如,在圣经不同的段落中,狮子可以分别象征撒旦和耶稣(彼前5:8;启5:5);蛇也有类似的用法(启20:2;约3:14)。这就好像“1”放在数学课本中代表数字,放在音乐课本中则代表音符。
最后,神在旧约中也曾使用过“树与鸟”的异象来象征“国与民”。
【结31:3/6】亚述王曾如黎巴嫩中的香柏树,枝条荣美,影密如林,极其高大,树尖插入云中。
众水使它生长,深水使它长大。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诸树。所以它高大超过田野诸树,发旺的时候枝子繁多,因得大水之力枝条长长。空中的飞鸟都在枝子上搭窝;田野的走兽都在枝条下生子;所有大国的人民都在它荫下居住。
【但4:10/12】“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我看见地当中有一棵树,极其高大。那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卧在荫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
但以理解释这梦说:
“你所见的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住在其下,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王啊,这渐长又坚固的树就是你,你的威势渐长及天,你的权柄管到地极。”【但4:20/22】
#长成后的芥菜种
因此,芥菜种的比喻是在强调,神的国在地上虽然有很不起眼的开始,但最终要大大兴旺,长成如树,成为世人的祝福。
“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二:面酵的比喻——论天国影响力的发展
如果芥菜种的比喻是在谈论天国在地上规模的发展,那么,这里面酵的比喻则是在谈论天国在地上影响力的发展。我们知道当面酵隐藏在面里,它是不为人知的。但不久之后,它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便无法隐藏的,随着面团的发起而被人看见。
因此主耶稣藉面酵的比喻向人们强调神的国度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在比喻中主耶稣说:”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新国际版》翻译为“大量面粉”,在创世记十八章6节,撒拉也调和了相同分量的面。三斗面粉大概是40斤,可以做许多的饼,至少可以让一百人吃饱,对一个妇人来说是不小的工作量。
而“藏”则使人注意到天国的隐藏,天国起初在地上是一个隐藏的国度,甚至看到的人不会想到这竟然是神的国度,也不会想要进去。就像从人的角度看,当时跟从拿撒勒人耶稣的,几乎都是没有学识的小民,他们当中还有很多税吏、罪人和娼妓,和一些被社会边缘化了的病残人。旁观的犹太教领袖根本没认识到神的国竟然隐藏在这些卑微不配的人的心里,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神的国竟然有如此大的医治改变人和造就提拔人的能力。
回顾过去两千年,神所建立的教会,虽然有很多软弱和亏欠,但仍能不断祝福世俗的世界,在世界上发挥着影响力。我们看到,在历史上一些充满忧患的时代里,很多基督徒、神职人员起来,设立医院、建立医疗系统,照顾无数病人。例如:曾经在北非发生过一场大瘟疫,很多人受到感染,那些有家人染病的,只能自己逃跑,结果很多病人被丢在街上呻吟,没有人照顾。但人们发现有一群人把街上受感染的病人抬回家里照料,瘟疫过后,他们发现这群人原来是教会里的执事、长老、传道人、信徒,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关心照顾临终的病人,于是人们蜂拥去教会。
又例如:在十九世纪工业化的时代,很多小孩子被迫去工厂做童工,没机会读书,甚至三餐不继,后来有基督徒提出,不如在教会中为这些小孩子办学,让他们在主日能到教会学习,这也是主日学的由来,这些基督徒改变了那时代的小孩子的命运。
教会历世历代都为神所使用,改变时代,扭转人类社会的陋习和追求。今天我们也蒙召去建立以神爱为本,能祝福时代的教会。
面酵的比喻同样表明一个渺小的开始,最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妇人把面酵“藏在”面里,表示天国的成长是不引人注目的,其影响力也是渐进式的,但最终却要影响全世界,就像面酵使整团面都发起来,没有一处不受影响。
关于面酵的比喻,同样也有另外一种观点:有人认为,在圣经中“面酵”通常被赋予负面的评价,酵常被用来代表罪、以及错误的教训(林前5:8;太16:16),因此,这个比喻应当理解为——主耶稣在面酵比喻说的“妇人”,就是一些背离真道的人。他们在大家不留心的时候,悄悄地将错误的道理、败坏人心的信息带进教会里,慢慢就会迷惑人心,给教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天国本是无酵饼,但在某一阶段却被某一妇人暗中放进了面酵,结果出现了一时的繁华。
虽然旧约圣经通常把面酵与邪恶相连,却未必总是如此(参利7:13;23:15/18)。也有其他文献做正面的运用,尤其是平安祭、向神献上的初熟祭,以及感恩祭(利7:13/14;23:17)。另外,面酵不会用于燔祭,蜂蜜也不会;没有人会因此下结论说蜂蜜是负面的东西。其实,不管在圣经或其他文献中,当面酵有负面用途的时候,它的上下文都会清楚表明这一点。
在这里的上下文,没有任何负面的暗示,因此,按照字面作最自然的理解是最合适的选择。此比喻应该是指天国在世上的影响力很大,如面酵对全团面的影响一般。
这两个比喻都是在谈论天国的发展,天国始于微小、隐蔽,但却终于最高、伟大的胜利。感谢神,我们都将有份于这个荣耀的国度。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任何增进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喜乐的东西,就把它归功于神向你我所施的怜悯吧!”
——约翰·本仁(John Bunyan)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