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能和大家分享上帝的话语,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记载在马太福音21:33-46凶恶园户的比喻。
这是在两个儿子的比喻之后,接着耶稣讲的第二个比喻。如果两个儿子的比喻是在强调犹太宗教领袖对上帝隐藏的悖逆的态度,那么凶恶园户的比喻则是在数算犹太宗教领袖在上帝面前的恶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耶稣讲完这个比喻之后,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立刻明白这是指着他们说的(21:45),并且想要动手捉拿耶稣。可见这个比喻的含义十分明确,引起了犹太领袖的强烈不满。
在比喻中“葡萄园”指以色列国,“园主”指耶和华上帝,“园户”指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他们被上帝赋予权柄在神的心意中带领上帝的百姓。不断差来的“仆人”代表上帝在各时期所差遣的先知,他们受到欺压乃至杀害代表遭受宗教领袖的迫害。最后差来的“儿子”代表道成肉身的耶稣。
主耶稣在比喻中描述的正是以色列人对上帝的回应史,通过这个比喻,主耶稣把整个以色列人与上帝交往的悖逆历史生动地叙述出来,现场的人一听就能明白。 主耶稣说:“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 ”这种情景在耶稣时代很常见。常有园主会远离本地,把产业租给他人,他只在收成的时候亲自或派人来收取租金。租金是现金,或是某种数量的出产。
一、善良的园主
1、周全的预备
园主为园户做了周全的预备:
“栽了一个葡萄园”:园主并不是把一块荒芜的土地交给园户经营,而是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栽种好的葡萄园。
“周围圈上篱笆”:篱笆是一种稠密有刺的围篱,目的是保护园子,防止野猪、狐狸等动物进入葡萄园践踏葡萄(诗80:12/13;歌2:15),同时也防止盗贼。
上图:今日以色列的古代压酒池遗迹。
“挖了一个压酒池”:压酒池是在岩石上凿成的压酒、存酒的地方(所以圣经用“挖”),分成上下两层,上层用来踩压葡萄,上层岩石有斜槽并穿有小孔,挤出的葡萄汁可以流入下层。
“盖了一座楼”:是用木头搭建的了望台,用于看守葡萄园,同时也做工人休息的地方。
园主为园户周全的预备了结果子所需用的一切,这一切都显示他相信他的葡萄园会结出果实,否则他就不用这样付代价了。以色列在神面前正是这样被精心预备要结果子的葡萄园(赛5:1-7)。上帝赐给他们先知传讲真理、责备罪恶,好使他们从罪恶中回转,不继续得罪耶和华,为自己积蓄愤怒;给他们律法,好使他们有合乎神心意的生活;又给他们祭祀制度,让他们可以和圣洁的上帝建立关系……神迹奇事不断伴随着这个民族,他们经历了上帝最多的恩典,他们是上帝的“选民”。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将犹太民族塑造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成为外邦人的光,好使人能藉着他们祭司中保性的侍奉来到神面前。
接着主说,园主将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葡萄园是“租”给园户的,“租”字表明主权的归属,主权仍然属于园主。另外,这也是一种象征的说法,说明园主将葡萄园的责任,交付给园户,葡萄园不能结出果子,责任是他们的。
同样,上帝也将治理以色列的权柄交给了祭司、文士和长老,他们对于以色列的光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先知们警戒百姓牧者的原因,“祸哉,以色列的牧人……”(结34:2/6)。当基督在各城各乡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太9:35/36)。所以这个比喻不是对众人讲的,而是对百姓的牧者讲的。
现在这些牧者就站在耶稣的面前,他们本该照看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耕种栽培,好使它结出神指望要得的果子,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上帝呼召他们的目的。但是他们作了些什么呢?当收果子的使者来的时候,他们殴打、伤害、将他们赶出葡萄园,因为他们要把葡萄园据为己有。
今天上帝的葡萄园也是这样“租”给园户的,也就是教会中的监督、执事和同工。基督把教会交给他的仆人们管理,信任他们,给他们权柄和能力,但我们要知道:主权依然在基督手里。事奉和服事是我们的本分,在一切的工作上,都不可夺去上帝的主权。
2、充分的信任
“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园主给了园户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他把葡萄园交在园户手中,并没有站在旁边,像警察那样监视他们。他走开了,让人有自主经营权,园户成了葡萄园实际的管理者,可随意管理园主的产业,只是在收果子的时候打发仆人过来。
我们需要思想的是,作为上帝产业的经营者,我们要以怎样的忠心来经营这份产业,来回应这份信任。
3、不断的宽容
不料,等仆人去按照约定收果子时,园户竟然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砸死一个。接着,主人又打发一些仆人过去,人数比先前的还多,没想到园户还是照样对待他们……
园主并没有在一位仆人被杀之后,马上报复,而是差遣了一位又一位的仆人,这一位又一位的仆人是一次又一次的忍耐,是一次又一次悔改的机会。
从园主身上,我们看到了神丰富的预备、充分的信任和恒久的忍耐。
二、凶恶的园户
1:拒绝履行责任
园户不过是委托定约的人,所以在收果子的时候,这位家主理当派人到自己的园子里,去向园户收果子。可是园户却拒绝按照约定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不将果子归给园主。以色列人不履行他们在神人的约中应尽的义务。
2:杀害园主仆人
当园主派的人到的时候,却一个被打,一个被杀,另一个被石头打死。而被打发出去的仆人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于是园主派去更多仆人,他们也遭到同样残酷的对待。后来他打发他的儿子去,希望可以借此引起园户的重视,心想他们总不会不尊敬我儿子吧,因为儿子可以全权代表父亲。希伯来书1:1-2说:“神既在古时藉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又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没想到的是,园户看见园主的儿子后,竟想合谋害他。他们已经收了果子肥己,现在更要得葡萄园为的产业。于是他们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
主耶稣在比喻中的描述非常符合犹太人的实际传统——以色列杀害了许多神所派来的先知。神曾经通过他许多的“仆人”,就是忠心的先知、祭司和文士,多次呼召以色列人。但却被人凌辱——米该雅被人掌掴(王上22:24);被人虐待——耶利米被人枷在圣殿、被人扔在枯井(耶20:2“枷”是一种把犯人的手、脚固定的刑具。当时圣殿的主管有责任“将一切狂妄自称为先知的人用枷枷住,用锁锁住”,所以这种刑罚等于指控耶利米是假先知,要使他身败名裂;38:6);被人杀害——乌利亚被人从埃及带来用刀杀死(耶26:20/23);用石头打死——耶何耶大的儿子撒加利亚被人在圣殿院内用石头打死(代下24:21/22),而“用石头打死”是犹太人对付假先知的方法(申13:5)。旧约圣经可以见证他们列祖的不是,主耶稣也曾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
以色列人对上帝的回应就像园户一样,都是冷酷无情的。
耶稣讲完这个比喻之后,便反问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说:你们想想,园主来了以后,将要如何处置这个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他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等于宣告自己有罪。他们回答得很快,却不知比喻里的园户就是他们自己。
最后耶稣以“石头”作为比喻描述了两幅画面,让祭司长和长老可以明白——对待耶稣的态度决定了人的生命被建造还是被审判。
第一幅画面引用了诗118:22-23节的经文:“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里的“匠人”就是指祭司长、文士和法利赛人;“石头”指耶稣,祂被犹太人宗教领袖这些专业的“匠人”弃绝,钉在十字架上,但神却叫祂死而复活,并成为“房角的头块石头”(徒4:11节),房角石是建造好根基后第一块安置的石头,放置在拐角处。是建造房屋最基本、最重要的石头。起到连接、支持和稳定的作用。就像给房间铺砌地板砖,要先从房间角落开始铺砌是一个道理。当第一块砖被妥当的铺砌下去之后,以后的砖要根据这块砖的方向来连接和铺砌。而主耶稣基督就是教会的房角石。(弗2:20-21;彼前2:4:/7)。
并且耶稣严肃的告诉犹太教领袖,随着他们对耶稣的弃绝,神的国已经转向能广传福音的普世教会了,神的国在地上的工作将借着教会在地上开展。天国的子民不但要与神立约,而且要在神面前结出生命的果子、活出属天生命的见证——按时候交果子。而犹太人所持守的只不过是一具信仰的空壳罢了。
第二幅画面描绘了石头与人的碰撞的场景——“谁掉在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无论是人掉到石头上,还是石头掉在人身上,那人都要被跌碎、砸的稀烂。耶稣要表明的是,他是只依靠律法的犹太人在信仰上的绊脚石。犹太人假如不谦卑来到耶稣面前认罪和悔改,将被弃绝在上帝的救恩之外。对今天的人来说也是如此,除非谦卑接受主,否则必将被排斥在救恩之外。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一听,便知道了耶稣的话明明是指着他们说的,于是想办法要抓拿祂,但又担心众人闹事,故不敢轻易下手,因为众百姓都以耶稣为先知。 由此可见,他们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明明听明白了耶稣的话,还想要杀祂。藉此也让人看到,如果人心不真正屈服在上帝的话语里面,就无法被真道所改变。
“如果你在这里看到任何增进你的信心,给你带来喜乐的东西,就把它归功于神向你我所施的怜悯吧!”
——约翰·本仁(John Bu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