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马太福音21:28/32和合本)
28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作工。’29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30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31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 神的国。32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能和大家分享上帝的话语,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记载在马太福音21:28-32两个儿子的比喻。
两个儿子的比喻是马太福音所独有的一个比喻——从内容上来看,它非常的简单易懂、简洁扼要。从比喻的类型来看,它属于“对照法比喻”,借用了两个相反的人物并列在一起来做比较。这是主耶稣在教导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就好像:有两个人建造房屋,一个聪明,一个无知(太7:24/27);有两个人在圣殿祷告,一个自义,一个懊悔(路18:10);有两个人无力偿还欠下的债务,一个欠五十两,一个欠五两(路7:41)……在这个比喻中,被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是“改变心意的大儿子”和“有口无心的小儿子”。
一:比喻的背景
这个比喻记载于马太福音第21章,这章经文记叙了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的言行,这是主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这不只是空间上的移动,也是在时间上一步步地迈向死亡。也正是从本章开始,马太详细记载了主耶稣在地上最后一周的行程。
马太福音第21章的经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的内容——荣入圣城(1-11节)、洁净圣殿(12-17节)、咒诅无花果树(18-22节)、回应祭司长质问(23-27节)、两个儿子的比喻(28-32节)、凶恶园户的比喻(33-46节)。
经历长途跋涉,主耶稣和门徒终于要抵达耶路撒冷。在进入耶路撒冷前,他们在临近的“伯法其”做了短暂的逗留。伯法其是耶路撒冷的东郊,位于橄榄山南边。马可和路加记录的是伯法其和伯大尼,可见伯法其与伯大尼相邻(可11:1节、路19:29)。 耶路撒冷是耶稣生平的最后一站,停歇“伯法其”,使祂可以在进入耶路撒冷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耶稣,作为永生上帝的儿子,犹太人的弥赛亚,全人类的救世主,即将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祂的使命,成就人类永远的救赎。
【荣入圣城】21章2-5节
主耶稣吩咐两个门徒往对面村子里去,到了之后,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旁边还有驴驹同在一处,然后门徒要将驴和驴驹解开牵了来。如果有人问门徒:‘你们解驴驹作什么?’两个门徒只需要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刻允准门徒将驴牵走。这个吩咐对门徒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是一件未和家主提前商议,在门徒看来没有把握的事,在主耶稣看来却无比肯定,主耶稣清楚的告知了门徒驴的位置、数目、当时被拴着的状态和人的反应。
当门徒按照耶稣的吩咐去,果然照着主耶稣所说的一一应验了。当门徒准备解开驴牵走时,听见有人问:“你们解驴驹作什么?”这个询问非常合理,因为素未谋面,家主不可能无端端地让人牵走自家的驴驹。这个询问也证明了这件事并不是主耶稣和家主事先商议的。于是门徒就照着耶稣的话回复问话的人,那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见证。我们知道在主耶稣的时代,“主”这个称呼可以用于多种关系——仆人称呼主人为主,妻子称呼丈夫为主,学生称呼老师为主,百姓称呼君王为主。当驴驹的主人被告知“主要用它”的时候,他没有追问:“哪个主?”也没有追问:“怎么用?”因为在他心里只有一位主,而这位主在自己身上拥有绝对的主权,于是在知道主要用它之后,他愿意放下对事物的主权,“任凭他们牵去了”。
回来后,门徒便把自己的衣服铺在驴背上,让耶稣骑上进城。主耶稣作为受膏的君王,以这样的方式进城是非常特别的。对耶路撒冷的居民来说他们一定见过希律王或是彼拉多荣耀的进入圣城(徒25:23)。对散居罗马的犹太人来说,他们或许也曾见过凯撒大帝从战场上以得胜者的姿态进城。据说凯撒大帝入城时带回来的战利品很多,游行的队伍足足可以持续三天三夜,在人看来这才是得胜的方式入城。相比于地上的君王,天国的君王进入圣城的方式,是这样的普通和平凡。祂选择骑一匹驴驹而非战马,是因为祂带来的是温柔和平安,而不是征战和杀戮。以战马长枪夺下的国度都无法存到永远,地上的君王是以流人的血来建立国度,主耶稣作为天上的君王,却是留自己的血来建立国度。
众人看见进入圣城的主耶稣,多半把衣服脱下来铺在路上,把衣服铺在路上象征百姓臣服于耶稣,以他为王(参王下9:13)。还有人砍下了棕树枝铺在路上,仿佛庆典的地毯,耶稣骑着驴驹行在上面。霎时间,众人的情绪全被调动起来了,群情汹涌,人们前呼后拥,高声呼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这一刻,人声鼎沸,人海汹涌,人们的情绪一下子达到了高潮,宛如迎接君王的场面。此时此刻,犹太人数千年来的弥赛亚情结似乎得以爆发,弥赛亚情感得到了释放;上帝选民超越时空的期盼似乎得到了落实,亚伯拉罕子孙魂牵梦绕千年的等待仿佛得到了实现。
【洁净圣殿】21章12-16节
在进入耶路撒冷后第二天,主耶稣进了圣殿,愤怒的赶出店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
了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然后谴责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主耶稣在这里引用了一段先知耶利米曾经在圣殿中的讲论来责备以色列人在信仰上的混乱与堕落(耶7:11),这一举动也彰显了主耶稣先知的权能。
圣殿可谓是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心脏,本该是敬拜上帝的中心,也是上帝同在的象征,犹太教的领袖却把它变成了贼窝。耶稣称他们是贼,他们到底偷了什么?
我们知道,按照族群,圣殿首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外邦人的区域和犹太人的区域。其中外邦人可以进出的区域是圣殿最外围的院子,称外邦人院,外邦人仅可以在此区域活动和敬拜。再往里的所有区域只准许犹太人出入,这块区域也有严格划分,从外到里依次为:女院、以色列院(男院)、祭司院(内院)、圣所、至圣所。 耶稣赶出牛羊鸽子所在的就是在外邦人院。
犹太公会为保证祭物的纯洁性和方便统一的钱币兑换,商人被允许在外邦人院作买卖,售卖符合献祭要求的牛、羊、鸽子及其他祭物,以及兑换钱币也是被允许的。献祭者要缴纳殿税或奉献款时,必须要把手头上的希腊货币或罗马货币换成希伯来钱币,因为圣殿不收取非犹太人的钱币(出30:13-15)。这两类商业行为,本来是正当的行为,是为了方便远道而来敬拜上帝的同胞。却逐渐成了犹太高层的生财之道。长此以往,作为圣殿的一部分的外邦人院,竟然就成了买卖的集市,外邦人也就失去了敬拜上帝的空间。因此耶稣称他们是贼,因为他们偷了外邦人敬拜上帝的机会,偷了弟兄姐妹辛苦劳碌得来的产业,偷了上帝的荣耀和属灵的见证。
【咒诅无花果树】21章18-22节
第二天早晨,耶稣准备从伯大尼回耶路撒冷,途中祂觉得饿了,便在路边的一棵无花果树下找果子吃。祂找了一会儿,发现这树只有叶子,没有果子。祂便对那颗树说了一段预言: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棵无花果树竟然立刻枯干了。
无花果树的果子要到犹太历三、四月(阳历五、六月)才能成熟,而此时正处于逾越节的前一周,即犹太历一月(阳历三、四月),按时间来说,虽然无花果还未到完全成熟的时间,却也不应该光有叶子而没有果子。而那颗无花果树却没有一颗果子,连一颗青涩未成熟的果子都没有。
于是主耶稣责备道:“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这句话具有象征性的含义,主耶稣借此表明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宛如没有果子的无花果树,他们占据了信仰的领导地位,却没有信仰的实意,徒有仪文外表却没有真正的敬虔,正如这无花果树——虽有繁茂的叶子,却没有果子。 同样,白占地土没有见证功用的教会,神也会把那“灯台从原处挪去”(启2:5)。
【回应祭司长质问】 21章23-27节
当主耶稣在第三天再次进入圣殿,正在教训人的时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来质问耶稣:“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祭司长是犹太教的领袖,民间的长老是百姓的领袖,祭司长和长老再加上文士共同组成犹太最高公会,掌管民事和宗教事务,这是一个高层的管理机构。祭司长是政治权贵撒都该人,他们必须在民间百姓和罗马政权之间平衡双方利益;比起接近平民百姓的律法专家法利赛人,他们名声欠佳。所以在这时候,他们就联合民间的长老来挑战耶稣的权威。
他们质问耶稣依仗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这些事是指洁净圣殿和在圣殿中教导。他们否认耶稣有权柄作这些事,因为他们并没有授权给耶稣这么作。
对于这些硬着心肠,不知道反省自己,只知道质疑耶稣的宗教领袖,主耶稣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用拉比在论战时常常使用的反问来回答他们。主耶稣反问道:“施洗约翰洗礼的权柄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并非和宗教领袖提出来的质疑没有关系,相反,这两个问题大有关系,因为他们要是承认约翰的权柄,就等于承认了耶稣的权柄。因为约翰是给耶稣作见证的。施洗约翰与耶稣一样,他的权柄也是从天上的神来的,没有必要经过犹太公会的授权。
耶稣的问题看似简单,宗教领袖却骑虎难下,犹太宗教领袖们十分清楚,他们若回答约翰的洗礼是从人间来的,就会激起百姓的公愤,因为民众都把约翰当作伟大的先知。假如他们认可约翰是神所差派的,他们就必须接受约翰所预告的信息:拿撒勒人耶稣就是神的弥赛亚(约1:26-27,29)。因为先知的信息是无误的(申18:22、王下10:10、耶28:9)。其实主耶稣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是十分简单明了的,连一般百姓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可是这些宗教领袖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彼此商议”,并且商议的结果是:“我们不知道”。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施洗约翰的权柄从何而来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权益,不肯承认,又不敢否认罢了。在民中教训真理的人却成了拒绝真理,惧怕真理,到最后沦为不敢面对真理的人,成为了真理的敌人。
当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明知答案,却推说“不知道”,这是撒谎;主知道而“不告诉”,则是诚实。而善于应对更是智慧的表现。在接下来的第22章里,我们看到主耶稣的对手就像车轮般轮番上阵,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希律一党的人、撒都该人轮番挑战耶稣的权威,他们视此时的耶稣为燎原的火种,必须尽快扑灭。但他们都在与耶稣的辩论中败下阵来,最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接下来,耶稣对他们一连讲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各有特色,每个比喻都直接针对犹太领袖,指出他们在神面前的失败和遭弃。也都涉及谁是神真正接纳的,谁是神真正子民的问题。这三个比喻形成一连串强度逐渐增加的谴责。
二:比喻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个比喻——两个儿子的比喻的内容。
这个比喻是围绕着一个家庭展开的,这个家庭有自己的葡萄园,也有继承产业的两个孩子。比喻描述的是家主打发自己的孩子去葡萄园作工,但两个孩子所对父亲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儿子起初并没有答应父亲的要求,但是后来就懊悔,并遵从父亲的吩咐去做了;第二个儿子则答应父亲的要求,却没有行动。比喻中的两个儿子代表着两种对神不同的回应,也象征着以税吏和娼妓为代表的罪人和宗教领袖在神面前的属灵光景如何。
1:象征税吏和娼妓的大儿子
(1)起初拒绝顺服
我们知道,在古代世界父亲拥有的几近绝对的权威,上帝在律法中维护了祂赐给父母教养儿女的权柄:
“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
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
的人。’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申21:18/21)
“‘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申27:16)
并且进葡萄园作工也是一个儿子当尽的责任。但是当父亲以父亲的身份并用亲切的口吻吩咐大儿子去葡萄园作工时,大儿子却轻率的回绝了。在他的回答里,我们没有听到他对父亲亲切的称呼,这显示他对父亲没有足够的尊重;也没有听到他为拒绝父亲提供合理的理由,这显示他对父亲的命令没有顺服。
显然税吏和娼妓是“大儿子”,税吏是帮助罗马人来压榨犹太同胞的,为众人所不齿,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律法的礼仪上,税吏都被视为罪人;娼妓更是不顾羞耻,诱惑人将人陷在罪中(耶3:3、箴6:26)。这些人一开始就对上帝的旨意说“我不去”。他们既不敬畏上帝,也不顺服上帝的旨意。
(2)后却改变心意
父亲宽容的给了大儿子悔过的时间,这个偏行己路的孩子以后“自己懊悔”,并且有了实际的顺服,“就去了”。他回应父亲的不是口头上的道歉,也不是对于以后生活的承诺,而是现在行为上的改变。“懊悔”在希腊原文中有“后悔,改变心意”的含义,这是由内而外的改变,也是真正彻底的改变。大儿子不是完美的儿子,但宝贵的是大儿子的生命中有懊悔的层面,这是父所喜悦的。就像娼妓和税吏,人生虽然有污点,有过错,但却愿意接受主耶稣的教导,从罪恶中回转,积极的回应神的心意,最终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2:象征宗教领袖的小儿子
(1)只是嘴上的顺服
反观小儿子,面对父亲的吩咐,他的回答亲切、积极、配合。我想,小儿子的回答是每个父母期待从自己孩子身上看到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快去写作业。”他回答:“好的爸爸。”;“儿子,该睡觉了。”“好的爸爸。”;“儿子,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好的爸爸。”作为家长是多么幸福。
(2)却无顺服的行为
可是小儿子的问题是,他只是将“父啊,我去”挂在嘴上,却始终不见人影,他对父亲的回应有口无心,他的行为违背了他的承诺。若是父亲的葡萄园由他来看守,势必会一片荒凉。
在耶稣看来,耶路撒冷宗教领袖的行为正像小儿子,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上帝的仆人;他们学习、研究、诵读、教导上帝的话语;一年三次将百姓聚集在耶路撒冷;他们作很长时间的祷告,严格的遵守一天三次的祷告;他们将佩戴的经文做宽,将衣裳的䍁子做长。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悔改,他们拒绝承认施洗约翰和耶稣的权柄是从神而来,拒绝在约翰和耶稣所传讲的真理面前悔改。(行文至此,我惭愧的发现自己也是注重教会工作的发展,知识的吸收,却忽略自己真实悔改的人,求主怜悯……)
正像先知以赛亚所说:“主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赛29:13)
三:比喻的教训
随后主耶稣问他们谁才是遵行父命的人, 毫无疑问,是大儿子。宗教领袖也承认了这一点。耶稣继续教导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主耶稣在这里重新把这个比喻与前面耶稣的权柄受到的质疑联系在一起,聚焦于人们对施洗约翰的态度。因为施洗约翰是为耶稣作见证的,相信施洗约翰就等同于相信耶稣。对待约翰的态度就等同于对待耶稣的态度。约翰是“遵着义路”来的,他是按照神的旨意在地上生活和工作。当约翰以先知的口吻发出悔改的呼召时,娼妓和税吏便相信了施洗约翰所传的,尽管他们是罪人,但因他们相信耶稣而悔改,反而成为遵行父命的人。反而是以真理代言人自居的宗教领袖,没有像税吏和娼妓一样悔改,拒绝了自己实践真理、又呼召人悔改归向真理的施洗约翰。耶稣说税吏和娼妓,倒比他们先进神的国。这里的“先”不仅有“先后”的意思,还有“被取代”的含义。这是耶稣公开地把祂的比喻应用在犹太领袖身上,祂郑重地告知犹太领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进入了神的国——你们倒没有”。
可见,悔改是蒙恩得救的关键。
这个比喻要求我们在神面前过表里如一的信仰生活。并提醒我们空谈和外表是廉价的,真正重要的是从心里真正遵行天父的旨意,任何将信仰和行为分离的做法都是扭曲福音,相信神就是顺服神。
当我们用这个比喻来对照自己,会发现自己身上有大儿子的身影,也会有小儿子的身影。我们在充满压力的生活中,面对神给我们的托付和教会对我们的差派时,总会有想要逃避的念头;有时也会以敷衍、甚至虚假来回应神、回应教会的安排。但无论我们今天更像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我们都需要效法天父所差遣的那位真儿子。我们需要在神面前懊悔,改变心意,只有一开始对信仰的同意是不够的,必须活出来。因为“应承不能代替履行,美言不能代替善行。”
不要拖到最后时刻才来悔改;因为那时你可能遭遇许多非常的艰难,比如,身体的疼痛,良心的恐惧,撒但的试探,神的忿怒等等。当这一切困难汇在一起,而可怜的灵魂发现尽其所有力量才只能抵挡其中一个困难时,那将是多么不幸啊。哦,你们千万不要把悔改拖到最后时刻。
——理查德·薛伯斯
「诗歌推荐」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