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耶稣的门徒(下)
——传福音到地极
一,保罗——从残害教会的罪魁到建造教会的圣徒
保罗又名扫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传教士,曾被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伟人之一。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像使徒保罗那样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他四次远征布道,建立众多教会,留下宝贵的“保罗书信”录入圣经正典,最后被罗马皇帝尼禄斩首殉道。保罗的事迹实在太多,这里只能把他的人生脉络简要地罗列一下。
第一,罪魁保罗——残害教会
保罗受教于最有名望的迦玛列门下,曾经是一个忠诚的犹太教法利赛党徒。他熟悉圣经,又真心相信基督教运动会危害到犹太教,因此,他毫不留情的迫害基督徒。《使徒行传》第七章记载了保罗一出场就迫害门徒的情况:
【徒7: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
【徒7:59】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
【徒7:60】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
【徒8:1】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
【徒8:2】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
【徒8:3】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
这段经文是介绍保罗在归正前残害基督徒及教会的情况。当时在耶路撒冷,刚刚信主不久被选为耶路撒冷教会七执事之一的司提反,被圣灵充满,讲道特别受欢迎,致使很多犹太人包括部分上流人士都信了主。这引起了犹太教法利赛集团的恐慌,他们决定要反击并暴力逼迫这些耶稣的门徒。他们首先选中的就是拿司提反开刀,就组织煽动部分暴徒在司提反讲道时用石头打他。当时的保罗(扫罗)还是个年轻人,他也在场并看护那些暴民的衣服,亲眼看到并乐见司提反被石头打死的场景。想必司提反临死前的表现和祷告也会给保罗留下深刻的影响,因为他在后来几次讲述自己归正时都提到这件事。但保罗此后还是继续残害教会,而且越来越卖力,充当了带头人,直接冲进门徒的家里,男男女女抓了很多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罗迫害耶稣门徒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世俗愿望,他当时是的确认为这些耶稣的门徒传播的新道违背了摩西律法,违背了“圣经真理”(当时的圣经只是旧约圣经),他纯粹是从打击“异端邪说”和护教这个神圣使命出发来抓捕耶稣门徒的。所以,保罗残害教会这件事只是认知层面的差异,而不存在人品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保罗一生尤其注重寻求真理和维护真理,为此他可以舍弃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保罗归正后光彩夺目的一生也恰恰印证了他这一宝贵品质。
同时我们也从保罗身上领悟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即真正的真理对我们是何其宝贵!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这句话非常好。正确的认知会引导我们走向光明,错误的认知会引导我们走向黑暗。一个荒谬败坏的世界犹如一个大染缸,里面的人基本都难以逃脱被污染的命运,这时是多么需要真理之光的照耀。耶稣基督就是这束自天而降的亮光,祂驱散黑暗带来光明,为苦难绝望中的人类带来了真理、道路和生命。
第二,蒙选保罗——伟大的背叛
《使徒行传》第九章记载了主耶稣招选保罗的详细经过:
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文书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奉这道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扫罗行路,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
当下,在大马士革有一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象中对他说:“亚拿尼亚。”他说:“主,我在这里。”主对他说:“起来!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他正祷告;又看见了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进来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见。”亚拿尼亚回答说:“主啊,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圣徒,并且他在这里有从祭司长得来的权柄,捆绑一切求告你名的人。”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扫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吃过饭就健壮了。(徒9:1-19)
这段经文我们要领悟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一心追求真理的保罗仍然沉陷在谬误之中,他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卖力地干着让自己终生悔恨的事情——追杀主的门徒。
其二,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极光从天而降,照瞎了他的眼睛,使他扑倒在地,接着听到了主耶稣的责备:“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我就是你逼迫的耶稣”!
这时何等的光照和强烈的震撼:保罗自以为看到真理的眼睛瞎了,自以为义正严辞的站立扑倒了,这个巨大的反差彻底把他打回了原形,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一切。
其三,主耶稣并没有给他讲辩真理的事情,而是直接吩咐:“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
耶稣传道的时候,门徒不明白祂讲过的话,祂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解释,还总是用“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来强调,那是一个的多么谦卑仁慈温和的师傅啊!但人们对祂的话就是不信,甚至连门徒也都是半信半疑。此刻的基督则完全不同了,祂的光照是那么有威严,祂的话语是那么有能力,祂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必须要遵守执行。圣经没有描写保罗的心里状态,只说他被随从带回大数的家里。他眼睛三日看不见,也不吃不喝,只知道跪在地上祷告。我们无法猜测保罗祷告的内容,这必定是一场惶恐、惊诧、彷徨、求助、悲伤、悔改的祷告。
其四,主耶稣接下来又安排自己的门徒亚拿尼亚去完成保罗归正受洗的事宜。面对质疑,主耶稣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
保罗蒙召被选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神是掌控一切的,一切也都要为神所用。保罗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如勇敢、坚强、执着、坚韧等都是宣教战士必须具备的宝贵品质;他身兼犹太人、法利赛人和罗马人的多重身份;他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他精通希伯来语、希腊语和罗马语的语言禀赋;他思维开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在耶稣的所有门徒里是没有一个可以代替的。在伟大的宣教事业中,保罗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最为合用的器皿。当然,人的一切所有和能力也都是神的恩赐,正如《雅各书》所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1:17)也当然要为神所用。
保罗,这匹由神长期培养和训练出来的骏马,从此扬鞭奋蹄,驰骋在伟大的宣教战场上,他开疆辟土,一往无前,传播福音,建立教会,把福音传到罗马,继而使福音传遍了欧洲,传到了地极。
第三,使徒保罗——外邦人使徒
保罗刚刚归正之时遇到两大难题:一是使徒和门徒们都不接受他,而是排斥他甚至憎恶他,因为他迫害教会犯下了很多罪恶让门徒在情绪上无法平复;另一个是法利赛党徒把他当成叛徒除之而后快。正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候,主耶稣给他指出了一条道路,即向外邦人传道。经文是这样的:
“后来,我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我说:‘你赶紧地离开耶路撒冷,不可迟延,因你为我作的见证,这里的人必不领受。’我就说:‘主啊,他们知道我从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监里,又在各会堂里鞭打他们。并且你的见证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时候,我也站在旁边欢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主向我说:‘你去吧!我要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徒22:17-21)
此后的几年时间,保罗就在大马士革传教,并在旷野里重新研读圣经,终于从旧约圣经中悟出了这位耶稣就是基督,就是犹太人世世代代盼望的弥赛亚。这段时间他一边积极装备着自己,一边应对着主内弟兄的不信任和猜疑,一边和躲避着法利赛人的追杀,一边等待着上主使用的命令。终于,在主后45年,他等到了这样的差遣。经文如下: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他们侍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徒13:1-3)
从此开始,全副武装的保罗开启了四次伟大宣教的序幕。
第一次布道路线图是:
安提阿—西流基—撒拉米—帕弗—别加—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斯得—特庇—路斯得—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别加—亚大利—安提阿,一共15站。出自《使徒行传》十三章第4节至十四章第27节经文。
第二次布道路线图是:
安提阿—特庇—路斯得—特罗亚—尼亚波利—腓立比—暗非波利—亚波罗尼亚—帖撒罗尼迦—庇哩亚—雅典—哥林多—坚革哩—以弗所—耶路撒冷—安提阿,一共16站。出自《使徒行传》十五章40节至十八章22节经文。
第三次布道路线图是:
安提阿—大数—以哥念—以弗所—马其顿—希腊—特罗亚—亚朔—米推利亚—米利都—哥士—罗底—帕大拉—推罗—多利买—该撒利亚—耶路撒冷。一共17站。出自《使徒行传》第十八章23节至第二十一章17节经文。
第四次布道路线图:
耶路撒冷—安提帕底—该撒利亚(囚禁两年)—西顿—每拉—撒摩尼—拉西亚—非尼基—高大—米利大(马耳他)—叙拉古—利基翁—部丢利—亚比乌—三馆—罗马。一共16站。出自《使徒行传》第二十三章31节至第二十八章16节经文。
保罗用了20年时间,三次往返于安提阿、耶路撒冷到希腊、罗马的各个城市,第四次是作为罪犯被押解到罗马受审的,但一路上也是不停地传讲福音,致使不少人信了主。到了罗马以后就停留在那里,继续从事宣教工作,直到最后为主殉道。他一边传道,一边建立和完善教会。他特别注重教会属灵状况,同各个教会时刻保持中着密切联系。他的十三封书信成为圣经正典经文,成为历代教会建造的宝贵经典。
第四,受苦保罗——负重前行欲挫欲勇
保罗几乎是一个人在同整个的黑暗世界在搏斗。他既要对付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还要掀倒外邦人跪拜的各种假神和偶像,既要对付犹太人既得利益集团、又要对付罗马政府,还要取得使徒和耶路撒冷教会领袖的信任和支持,这需要何等强大的意志力量来支撑。好在一直有主的灵陪伴。每每到了关键时刻,主耶稣就向他显现,鼓励他不要怕,只要信,主一直与他同在。
保罗一生所受的苦难几乎无法统计,这里还是用他自己话最为准确:
【林后11:22】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
【林后11:23】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
【林后11:24】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林后11:25】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
【林后11:26】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
【林后11: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林后11:28】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
【林后11:29】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林后11:30】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
【林后11:31】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 神知道我不说谎。
【林后11:32】在大马士革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城要捉拿我,
【林后11:33】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
信仰之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信徒所面对的是魔鬼掌权的世界,每一位信徒都必须要做好经历试探的准备。保罗在这里并不是诉苦,而是激励信徒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保罗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亲自诉说自己的经历,这本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保罗之所以能够在试探和磨难中得胜,是因为他有全副武装的装备,那就是神的大能。正如他在《以弗所书》中所讲的:
【弗6:10】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弗6:11】要穿戴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
【弗6:12】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两“争战”原文都作“摔跤”)。
【弗6:13】所以,要拿起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弗6:14】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弗6:15】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弗6:16】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弗6:17】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 神的道。
第五,圣徒保罗——十三封书信入圣经
新约圣经一共有27本书,保罗书信就有13篇。而且保罗书信的写作时间比“四福音书”还要早,也就是说,他在写给教会的这些书信之前还没有系统的福音书来度。关于耶稣基督的言行,他只是从彼得、约翰等使徒们口中得知的。尽管这些书信都是圣灵的默示,但如果没有作者对旧约圣经的深刻领悟、没有对耶稣基督所传真道的全面领会,无论如何也无法写出如此精妙完美且完全合神心意是经文来。
《罗马书》首次提出了“因信称义”这一信仰核心要义的基本概念,目的就是要用“信耶稣基督而被称为义”来取代“行律法而称义”,这就是新约取代旧约、耶稣成就律法最精确概括。
《哥林多前书》成为建造教会和处理教会纷争的最高法典。
《哥林多后书》详细论述了新约是职事和执事,即在新约的教会建造中,要全部定睛在基督身上,对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准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引导信徒按照圣灵的引导建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拉太书》继续丰富《罗马书》的观点,驳斥律法派的错谬,申明福音真理,特别是因信称义的要道。
《以弗所书》继续强调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腓立比书》强调要经历基督、活出基督,要从彰显、榜样、标竿和能力四个方面经历基督。
《歌罗西书》记载了要对会众的元首——基督怀具信心,让属乎肉体的行为死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指出基督徒灵命长进的惟一途径是在完全丰富的基督里生根建造。
《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是主题都是迎接基督再来。
《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被称为“教牧书信”,主题就是教导教牧人员如何管理好教会。
最后一篇是《腓力门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章,却彰显出基督文明的博爱和平等,为基督徒内部处理好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榜样。
二,巴拿巴——从利未财主到劝慰之子
巴拿巴原名约瑟,他出生在塞浦路斯,是一位利未支派的犹太人。他拥有不少田地和钱财,在五旬节圣灵感动后信了主。经文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徒5:36-37)
“巴拿巴”这个名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褒奖和赞誉,也是他生命真实的写照。
第一,满腔热情全然奉献的巴拿巴
初期教会在圣工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信的人都一心一意,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奉献在传福音的事业上,住在塞浦路斯的约瑟也积极参与这伟大的圣工。他奉献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田地财产,将变卖的价银送交使徒:另一件是恩赐的才华和余生的光阴。他有一种特殊的感化力,说话做事深得人心,凡心中忧闷,怀有怨恨,烦躁气恼的人经过他劝导,立即就能转忧为喜,转恨为爱。约瑟没有学过心理学,他更不是心理学专家,但约瑟会作细致的心灵工作,这是他通过人生的实验而获得的一门科学。爱心、同情、体贴、谅解,比猜疑、说理、分析、责难远为有效。正因为约瑟掌握了一套救人的方法,加上他的满腔热情,在当时的广大会众中成为一位不可多得的劝导者,使徒们都称他为巴拿巴——即“劝慰人的人”。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很亲切地称他为巴拿巴。在巴拿巴的一生中都不失这可贵的品格,所到之处,都如调味的盐使人喜爱而离不开他。 每一群体中,总有人需要劝勉安慰的人和事,尤其在孤独无助之际,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鼓励。但这些事往往被忽略,很少有人去做。劝慰之工需要细心、同情、关怀、耐心,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论断指责,还必须要改变认识和缓和情绪,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但巴拿巴似乎天生就是做这件事的,但凡他一到场,立刻就会烟消云散,春暖花开。为此他深得众人爱戴和拥护,这对初期的教会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二,独具匠心慧眼识珠的巴拿巴
大肆残害圣徒的保罗幡然悔改,热心传扬耶稣。这种闪电般迅速的改变很难得到使徒们的理解和相信,当扫罗到耶路撒冷来提出要与使徒们会见并与他们结交时,大家一概不予理睬,保持高度的警戒,没有一个人肯向他伸出热情友谊之手,更有人认为这是保罗的一个阴谋,为了搜捕更多的基督徒。在众人都抱着猜疑、戒备、冷漠的态度时,圣经记载“唯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这种温暖对于孤独的扫罗是一种最为合时的帮助。使他在门徒中被谅解,扫除了工作中不不必要的阻力和障碍。《使徒行传》第九章记录了这个故事。
巴拿巴的这一举动并非出自盲目的好心,也不是无原则的爱。他对于上帝的旨意有独到的认识。一个最顽固的罪人,一旦经过圣手的塑造必起完全的变化。巴拿巴本人应该是一位有丰富的属灵见识和经验的人,他冒着危险去与这位众人眼中的“危险人物”交通,首先他认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将一位蒙召的工人拒绝与教会圣工之外,对教会对他本人都是重大的损失,所以他勇于挑起这重担,为了察验上帝旨意,明白上帝的带领,他去见保罗。当巴拿巴亲自听保罗述说了蒙恩的经历后,明白他已亲历真重生的经验,便毫不犹豫地出面引荐。巴拿巴给人印象似乎是温柔为多,但巴拿巴在此表现的胆识和果断却是令人钦佩的。众使徒出于对巴拿巴的信任,立时消除了顾虑。“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巴拿巴的这一力排众疑之举为福音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远见卓识擘划蓝图的巴拿巴
《使徒行传》第一章讲个一个情节: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沿途传福音一直到了安提阿,工作大有成效,信而归主的人很多,耶路撒冷教会认为有必要对传闻中的圣工消息加以核实,因为使徒们担心这些自发性的传道工作容易发生差错,尤其对于外邦人信主这一敏感问题,更有必要加以了解。担任这一重任的最合适的人选便是巴拿巴,他以公正、稳健、理智、客观著称。巴拿巴一路察看,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是安提阿,因为安提阿是罗马管辖的叙利亚省的首府,是仅次于罗马和亚历山大的第三大城市,人口有八十万之众。巴拿巴到了安提阿,亲眼见到神的恩典及所有成就,满心喜乐,他“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由于巴拿巴的灵力和信心,有许多人归服了救主。
但同时,巴拿巴又深刻的感受到,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里,实在太缺乏有担当的属灵领袖。他以属灵战略家的姿态,全盘考虑,要抓住目前最佳时机,乘胜前进,参与这工作的最佳人选便是扫罗,于是他立刻到大数去找扫罗。扫罗自从在耶路撒冷传讲耶稣后,遭到犹太人强烈的反对,不得不暂住大数,处在默默无闻无法运用恩赐为主作工的状况中。这时,巴拿巴带他到安提阿并与之同工,使扫罗的一切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此,扫罗的工作有新起点,走上轨道。安提阿的弟兄姐妹因心里火热,口中不停地讲论赞美耶稣基督,大家便称他们为“基督徒”。这个光荣的称呼就在这里开始,一直为全世界信徒的无上荣耀。安提阿教会在基督的名下凝聚着犹太人和外邦人,基督徒的称号涵盖着一切信靠基督的人,不分种族、文化、地位和语言的差异,基督能超越一切障碍,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主的爱里。巴拿巴美好的灵性、卓越的见识和对机会的善用,在神的圣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这一行动对保罗的一生都起到重大影响。
第四,戮力同心建构合力的巴拿巴
在安提阿,巴拿巴与扫罗同工了一年时间。由于饥荒的临到,安提阿的弟兄姐妹们慷慨奉献帮助住在犹太的弟兄,二人带着款项上耶路撒冷。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巴拿巴将表弟马可也带在身边一起参加圣工。三人从安提阿动身出外布道,到了旁非利亚,马可因路途的艰难和危险退缩了,回到耶路撒冷去。但巴拿巴一直是保罗的亲密同工,这次出发扫罗改名保罗,沿途所经过的地方,巴拿巴都是作为一个谦卑的同伴,让保罗充分发挥他的恩赐。巴拿巴心目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上帝的工作,没有个人争荣夺誉的意念,论外貌长相,论谈话风格等,巴拿巴更吸引人。在路斯得城保罗祷告叫一位生来瘸腿的人起来行走,众人以为他们是神藉人形降临,称巴拿巴为丢斯(即宙斯:希腊主神)称保罗为希耳米(为众神的信使)。巴拿巴在每次工作中总是让保罗的恩赐发挥最大的效用,他确是一位隐藏在主里的好使徒。这种可贵的精神是一切同工所值得效法的。
同工同行,同心戮力,保罗与巴拿巴是一对天作之合好搭档,在宣教事业中留下了很多佳话。
第五,刚柔相济春风化雨的巴拿巴
不久,当他们第二次准备出发坚固第一次布道建立的众教会时,为了带不带马可同去,巴拿巴与保罗发生了激励的争论。巴拿巴认为马可在旁非利亚的动摇和退却是可以原谅的,应该以积极的存希望的心看待一切软弱的人,而保罗却坚持以不称职的借口不愿再与马可同工。这位一贯以温柔闻名的巴拿巴为了扶助这位软弱的马可,为了神圣事业的全局利益,丝毫也不推让并发生激烈的争吵。但巴拿巴坚持自己的看法,结果二人不得不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保罗又选择了西拉,两人分道扬镳。这可能是巴拿巴与保罗唯一的一次冲突(参徒15:25-26;16:19-30)
最后,事实证明巴拿巴是正确的,保罗在这件事上苛刻多于怜悯。他忘记了自己过去是怎么一个人,如何被主改变过来的,他也忘记了巴拿巴是如何及时地向他伸出温暖的手,使他被人谅解。如果巴拿巴像他今日对待马可一样用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他,那将会怎么样呢?通过实践证明,马可是一位好青年。我们要时刻铭记,鼓励是最好的帮助。假如巴拿巴当时与保罗取同一态度,这种打击可能会使马可再也无法起来,有时候一句话,一个态度都会决定影响人的一生。保罗后来多次称赞马可的工作(西4:10;提后4:11)。这也可能是保罗对马可的公开道歉吧!
第六,瑕瑜互见虚心改过的巴拿巴
最好的美玉也免不了有瑕疵,最好的圣徒免不了也表现出一些软弱,正说明了灵程的上进是不断持续的工夫。安提阿教会建立后,发展迅速,并成为向外邦传福音的大本营。彼得前来安提阿巡视,外邦信徒非常高兴,彼得也毫无隔膜的与外邦信徒同席吃饭,表明主内一家,受割礼不受割礼的人一同吃饭。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证明彼得作为使徒大佬应有原则性和灵活性。但彼得听说耶路撒冷又来一批人,这批人据认为是守旧的,彼得害怕被他们看见,便离席站起与外邦信徒分开,巴拿巴当时也一同装假离席而去。属于这件事彼得和巴拿巴或许不想因为枝微末节的事情影响教会团结,从而选择了回避。但保罗确认为,彼得正应该借此机会解决这些认识的误区,而不应该把这些问题继续拖延。所以保罗就直言不讳地指责彼得和巴拿巴一同装假。好在彼得和巴拿巴也认识保罗是正确的,虚心的接受了批评。
三,马可——从彼得的随从到福音书的作者
马可,又名约翰·马可,他是巴拿巴的表弟,曾长期跟随彼得而被彼得称为“我的儿子马可”。从使徒行传的记载看,圣经第一次提到马可,是在希律亚基帕王把使徒彼得收监之后。一个晚上,天使把彼得从监里拯救出来,彼得就立刻前往耶路撒冷,到马可母亲马利亚的家去。这里透露马可家有拥有仆人,在耶稣被逮捕的晚上他穿的是一件上等细麻衣,可见他的家庭状况应当比较富庶。后来马可和彼得建立的深厚的关系。
马可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却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灵命上没有特别的闪光之处。曾因为害怕困难而被保罗拒绝带领,从而引发了巴拿巴与保罗的一次很大的纷争。也有研究者说,当耶稣被逮捕时他很可能已是个门徒,有些学者认为他便是当耶稣被捕时赤身逃走的“少年人”。
马可身上的软弱也都是成长中的软弱。他一直跟随彼得在巴比伦传道。他后来的表现也得到了保罗的肯定和赞美。保罗在罗马被囚的时候,称赞马可忠信地支持他。保罗再度被囚时,写信给提摩太,请他带马可一起来,因为马可“在服事工作上对(保罗)很有用”。
马可最辉煌的成就就是留下了那本宝贵的《马可福音》。其内容与彼得的关系特别密切,因为它可以作为彼得在哥尼流家中讲道的大纲;这本福音书立足于把耶稣定位在神的仆人这个角度来写的。写出了主耶稣谦卑、慈爱、顺服、舍己的光辉形象。用简洁的文字和较短的篇幅,把主耶稣一生所经历的大事都概括出来。马可后来也被天主教封为圣人,尊称为圣约翰·马可。
四,路加——从保罗门徒到圣经作者
路加出生在安提阿,是一名希腊人,职业是医生,后来成了保罗的门徒。并一直忠诚追随直到保罗殉道。他一生事奉主,终生未婚,没有子女,在84岁时去世。路加是新约圣经中《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
路加不但是位医生,而且也是位文学家。他写的福音书所用的文字非常优美,在四本福音书中,《路加福音》的文学价值是出类拔萃的。他在写作中也使用了医学和航海的名词。在他所写的使徒行传中,有些地方使用了“我们”二字,说明保罗经历的诸多事迹都有路加在场。在使徒保罗第二次与第三次旅行传道时,路加都曾与他同工。后来保罗在该撒利亚候审,二年后又坐船到罗马去受审,在这艰难严峻的岁月中,路加一直没有离开保罗,可见路加真是一位奉献身心、热忱爱主、乐意事奉神的人。
路加是个知识丰富的人,他写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向知识阶层见证耶稣基督。提阿非罗是一位作官的人,按“提阿”就是神,“非罗”就是爱,合起来就是为神所爱,而又爱神的人。象提阿非罗这样一位有知识学问、又有相当地位的人,要帮助他信主,并在信仰上打下坚实的根基,就必须给他看见确实的凭据,才能使他信服。所以路加就详细考查,按着次序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介绍给当时社会上象提阿非罗那样需要救恩的知识分子。
《路加福音》的写作结构严谨,证据准确。现代考古学家也承认路加所记录的符合当时所发生的历史事实。路加是特别向犹太人以外的希腊人见证基督,所以路加福音的写作就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马太福音》描写基督作君王,要将他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拯救出来;《马可福音》是记述耶稣是以神儿子的资格,去做服事人的工作;《路加福音》则强调耶稣是一位真正的人,完全的人,他是人类的救主。医生路加实在是保罗最好的同伴和同工,他与保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完成了传扬福音的伟大事工。
由于路加在福音事工中的特殊贡献,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一些新教教派中把路加列为圣人。他被奉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主保圣人,世界各地有很多以路加命名的医院和医科大学。又因为传说其曾为圣母画像,又被奉为美术和艺术家的主保圣人。他的纪念日在10月18日。
五,司提反——因传讲耶稣被犹太工会石头打死的殉道者
初期教会的使徒和长老们基本都是殉道而死,但他们大都死在了罗马皇帝和外邦人手中,唯有雅各(约翰的哥哥,被称大雅各)和司提反死在了犹太人手中。严格来说,雅各还是死在了希律党人手中,这个希律党代表的是当时的犹太分封政府,跟犹太教公会性质完全不同。司提反的死亡犹如主耶稣一样,是犹太教宗教教义之争的结果。
犹太工会的祭司长、长老和文士们把耶稣所传讲的福音当作违背摩西律法的异端邪说,自始至终都采取抵挡和逼迫的态度,保罗开始也是基于这种思想。五旬节以后,随着信众的日益增加,犹太工会的掌权者认为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组织这个异端新教派发展壮大了。为了护教,司提反成为了他们瞄准的第一人。一些犹太教文士和长老,将司提反带到犹太教公会,用假见证说他践踏圣所和律法,司提反当众申诉,招致众人恼怒,将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死。司提反被基督教认为是殉教的先驱。
第一,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司提反
司提反是希里尼人。在五旬节时有圣灵从天降临,使徒们放胆讲道,圣城耶路撒冷的信徒人数很快就升至数千人。那时信徒在主里凡物公用,由此对于信徒的日常生活供给俨然成为了教会的难题。当时使徒们说:“我们抛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于是他们就决定,从众多的信徒中,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派他们管理这些事。司提反就是其中的一位。当时施行的是信众变卖家产,全部都交给教会,全职侍奉神并在教会中生活。几千人的大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如何才能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司提反等七个执事就是专职干这些事情。圣经中说司提反在主面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他不但能胜任执事的本职工作,而且“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徒6:8)
第二,擅长讲道收效显著的司提反
司提反不仅把教会管理的很好,而且热心传讲福音,行了很多神迹奇事。很多人都是因着司提反而信主的。一时间司提反的名声大噪,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司提反热心传道,在和古利奈、亚历山大、基利家、亚西亚等地犹太教会堂的人辩论当中,一一战胜了对手,使许多犹太人相信了基督教。
第三,圣灵充满学识渊博的司提反
由于司提反一时名声大噪,犹太各会堂的文士、长老及教师都想找他辩论。按照当时的情景,谁如果能够把司提反驳倒了,那可就要一举成名天下知了,这有点类似于现在那种消费名人蹭流量的感觉。司提反总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一批批的挑战者都灰溜溜地败下阵来。于是他们就买通了一些人来诽谤司提反,并指控他说了谤渎摩西和神的话。但他们却总得不着证据,最后他们耸动了百姓,长老并文士,就突然来捉拿他,把司提反带到公会里去,捏造罪名指控他。然而司提反却是无所畏惧,泰然自若,连公会里的人都肃然起敬,都定睛看着他,他们因见司提反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面对大祭司发问,司提反镇定自若,在圣灵的感动下讲出一篇精彩的道。在这篇长达53节的讲道中。司提反娓娓道来,从以色列的三位先祖到律法时代的摩西。再到大卫,最后讲到主救恩的成就。纵观以色列人的历史,全面分析,加以阐述,说明耶稣就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那位拯救者。其言辞中充满了对以色列人历来迫害先知的痛诉。也表现出对于他们不信的焦急。显然司提反的这篇道很有属灵的价值。当中虽然列举了几位重要的旧约人物,但是其主线却是基督耶稣。把几千年来神救恩的计划清楚地摆在罪人的面前。
第四,视死如归为仇敌祷告的司提反
犹太公会的人听见这话,就极其恼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齿。但司提反此时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向那些人最后作见证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众人依然硬着颈项,捂着耳朵,齐心一拥而上,把司提反推到城门外,就用石头打他。在弥留之际,司提反想到的还是这些罪人 的灵魂。他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完,就安心地睡了。(徒7:54-60)由此司提反成了见证耶稣的救恩而殉道的第一人。
六,腓利——从教会执事到宣教使徒
腓利,也是五旬节后与司提反一同被耶路撒冷教会选出管理教会的七个执事之一。腓里也是一个灵性非常好的门徒,他不仅在教会执事职务上尽职尽责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他也像司提反一样热衷于宣教事业,积极主动向外邦人传教。圣经记载了他两个重要事迹。
第一个是在撒马利亚传教效果显著,得到了彼得和约翰的肯定:
司提反殉道后,信徒四处分布,教会势力得以扩张,传道事业日益发达。当时撒玛利亚人因属于与异邦人混血的种族而不得加入犹太教会,便在基利心山建一圣所。腓利传道至此,男女信徒受洗者甚多,连当地术士西门也接受了洗礼。耶路撒冷的使徒特派彼得与约翰接纳撒玛利亚人入教,他们不但证实腓利的功业,而且亲赴该地各村传道。
第二个是受圣灵差遣在旷野向埃塞俄比亚女王太监传讲福音
经文是这样的:
【徒8:26】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徒8:27】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即古实,见以赛亚书18章1节)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
【徒8:28】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徒8:29】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
【徒8:30】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
【徒8:31】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
【徒8:32】他所念的那段经,说:“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徒8:33】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原文作“他的审判被夺去”),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
【徒8:34】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
【徒8:35】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
【徒8:36】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有古卷在此有
【徒8:37】“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 神的儿子’。”)
【徒8:38】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
【徒8:39】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
【徒8:40】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凯撒利亚。
这段经文很多传道人喜欢讲,因为这个故事把圣灵的工作和人的侍奉之间的关系精准的表现出来。
腓利的灵性就非常好,他得到圣灵的启示就立马行动。试想一下。如果他不相信这个一闪而来的意念,或者担心自己一介百姓如何才能接近皇宫大臣?或者这个外邦人怎么可能会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他完全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执行这次任务。然而,正是因为他认为这就是主耶稣的灵所给的命令,必须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有了这种顺服的使命感,那其他的念头和困难也就统统不见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相当戏剧化:女王的太监在豪华的马车上读《以赛亚书》,腓利接近马车,就问所读是否明白?太监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说:没人解释怎么明白呢?一下子腓利由怯懦的配角上升到讲师的主角地位。于是,腓利就从先知的预言讲到当下发生的耶稣的奇事,耶稣基督的弥赛亚身份就坐实了。于是太监马上就信了,而且急迫要求腓利给他施洗。从水里上来,腓利就被圣灵提走了,太监眨眼就看不见了。他当然认为自己遇到天使,那心灵的震撼和从此以后信仰的坚固是可想而知了。这全程都是圣灵的工作,而腓利也不辱使命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们每个人全部的心思意念和行为都与灵的启示密切相关。比如突然冒出一个灵感或念头,或者不知不觉就去做了某件事,这似乎看起来都是人的选择和行为,其实都有灵的作为在里面。灵感灵觉好的人能够感受到是从圣灵来的启示,那就会怀着感恩和坚定的信心去行动。灵感灵觉迟钝或麻木的人,大概就会要么觉得是自己胡思乱想而放弃,要么就去行动把荣耀归给自己。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能接受或拒绝圣灵的启示,或者把荣耀归给自己,圣灵也就逐渐不再给你启示,人也就逐渐失去灵的供养从而陷入到肉体血气情欲之中。所以,灵命好不好基于灵性好不好,灵性好了就会在圣灵的带领下,灵命得以快速长进。
七,提摩太——宣教征程的好帮手
提摩太是保罗许多次旅程的同伴。他的母亲和外祖母都以虔诚著称。由于他母亲的犹太信仰,为他施行割礼,使他能被犹太人接纳。保罗第二次来到路司得时首次提到提摩太,可能他居住在那里。保罗称他为“信仰里的真儿子”,安排他成为他的同伴。他被按立又和保罗一同旅行走遍弗吕家、加拉太和每西亚;又去了特罗亚和腓立比和庇哩亚(徒17:14)。然后他跟随保罗到雅典,又被他和西拉差遣到帖撒罗尼迦(徒17:15;),然后他去了哥林多。后来记载他和保罗在以弗所被差遣去马其顿。他陪伴保罗去叙利亚,在那里和他一段时间。当保罗在罗马被囚,就是提摩太一直陪伴和照顾着他。保罗第二次入狱期间,他写信给提摩太要他尽快赶去,带上他留在特罗亚的外衣和书卷(提摩太后书 4:13)。
新约中有两卷书信,是保罗写给提摩太的,后人为其命名:《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
根据后来的传统,保罗在主后65年时按立提摩太为以弗所主教,他在那里事奉了15年。主后80年时,提摩太试图阻止异教徒的偶像游行仪式和歌曲,对他们传扬福音,愤怒的异教徒殴打他,将他拖过许多街道,并用石头将他砸死。在4世纪,他的遗体被转移到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教堂。
八,提多——教牧事工的好榜样
提多是保罗和巴拿巴福音事工上好帮手,在多次宣教过程中,提多一直跟随着。所以,保罗与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与使徒酌商外邦人受割礼的事,曾带著提多同去,为福音的真理作“活见证”,故提多在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事上功不可没。
红花需要绿叶衬,在福音事工中不同角色不同恩赐都是神所需要的。提多是保罗最信任的帮手,很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完成。提多最闪光之处还是在对内牧养之事上的善尽职责。这一点他得到了保罗的充分肯定。
第一,从人品上来看:
其一, 殷勤待人——他不仅殷勤对待保罗,也殷勤对待同灵。(林后8:16)
其二,热心请愿——他为耶稣所作的工,并非碍于情面,出于勉强,乃是甘心乐意去作 。(林后8:17)
其三,完成使命——他受差派将哥林多同灵所应许的损银预备妥当,使帮助耶路撒冷穷苦信徒之慈惠事,得以顺利并完成。(参林后8章)
其四,不占便宜——他为主作工不求自己的益处,以清清白白的态度对待同灵。(林后12:18)
第二,从教会工作上来看
其一,好使者——保罗所达哥林多前书,是差他送到哥林多的,哥林多后书也是差他送去的。
其二,好牧人——他在治理教会的事上,给予保罗莫大的功益;保罗与他在革哩底传福音之后,留他独自在革哩底办理没有办完的事 ,即牧养教会的事;由提多书中可见他牧养教会的情形。
其三,慰勉同工分享喜乐——藉着他从同灵美好表现所得的喜乐,使保罗与同行的人更加欢喜。(林后7章:6-7, 13-16节)
保罗书信中专门有一篇写给提多的,即《提多书》。书中告诫提多选立圣职人员的规范和他们应有的品格;提醒如何对待各级人士,及如何训诲他们弃恶迁善,提醒他们服从执政的官长,听从命令;强调行善的必要行并应驳斥异端邪说。
九,雅各——从不信哥哥的弟弟到大教会的领袖
雅各,耶稣的弟弟。在耶稣传道时不但不信耶稣,还和亲属们一起说耶稣是癫狂了。后来雅各亲眼目睹耶稣复活后与他见面,便信了耶稣,他和使徒们一起聚集在耶路撒冷祷告,逐渐融入使徒团体并进入到领导阶层。因其特殊身份,被推举为耶路撒冷大教会的最高领袖。据1世纪犹太史家约瑟弗斯记载,雅各于公元62年以身殉道。
雅各的主要功绩有三点:
第一,是主持耶路撒冷会议,拍板确定了向外邦人传福音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
耶路撒冷会议在教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历史意义。五旬节之后,信耶稣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些人基本都是犹太人。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神只是以色列民族的神,耶稣基督只能救以色列人。这种观念在领导层里也是相当有市场。当时针对保罗大规模在外邦人中传福音的问题,很多人就提出来反对意见,认为要阻止这种行为继续发展下去。于是就此议题专门召开了由使徒和长老参加的这此会议。在会上,很多犹太人信徒就与保罗和巴拿巴起了争执。彼得首先发言,述说了圣灵给他的异象,即允许向外邦人安传福音。反对的声音就沉默了,但最后拍板决定的就是首席主持人雅各。
我们且来看经文:
他们住了声,雅各就说:“诸位弟兄,请听我的话。方才西门述说 神当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众先知的话也与这意思相合。正如经上所写的:‘此后,我要回来,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把那破坏的重新修造建立起来。叫余剩的人,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寻求主。这话是从创世以来显明这事的主说的。’“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 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徒15:13-21)
雅各的话有四重意义:
一是肯定了旧约也没有排斥外邦人,主耶稣的救恩同样要临到外邦人;
二是肯定并表扬了保罗和巴拿巴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功劳和成绩;
三是宣布要对外邦人基督徒和犹太人基督徒一视同仁,不得区别对待;
四是要吩咐外邦基督徒遵守几条禁忌:即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第二,坚持保护保罗,并规劝保罗灵活应对
保罗在外面开疆扩土,因为要面对各种复杂情况,自然也就有一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味道。在人际关系中,“干的越多错的越多”永远都是真理,针对保罗的议论和非议越来越多。而雅各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立场就十分关键了。可贵的是,雅各始终站在保罗一边,他默默的支持为保罗大展拳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且来看下面这段经文:
【徒21:17】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地接待我们。
【徒21:18】第二天,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
【徒21:19】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 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说了。
【徒21:20】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 神,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
【徒21:21】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
【徒21:22】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徒21:23】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
【徒21:24】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
【徒21:25】至于信主的外邦人,我们已经写信拟定,叫他们谨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与奸淫。”
【徒21:26】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
雅各不但完全理解和支持保罗,还给他出谋划策,让他灵活应对那些不必计较的麻烦事。由此看出,雅各的确具备了领袖帅才的极高素质。
第三,留下一部《雅各书》入选圣经正典
本书的主题是论述基督徒实行的完全,尤其强调了信心中信而行的重要性。